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1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经济适用房是国家为解决城镇中低收入者住房困难而建设的一种保障住房。但经济适用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房价偏高、面积过大、高收入者购买经济适用房、供求关系相对紧张等错位现象。本文针对这些错位现象.深入地探讨了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纠正经济适用房错位的几点对策措施。[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征地规模进一步扩大,并由此产生了大量的被征地农民。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征地补偿安置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构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设想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虽然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政策措施.但在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中仍然面临着种种困难,究其制度根源,主要是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障碍。  相似文献   
4.
一、经济适用房错位的市场表现(一)房价偏高由于经济适用房建设用地是行政划拨的,且有21项税费是减免的,因此,经济适用房远比同类地段的商品房来得优惠。然而,目前在有些省份,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按照经济适用房的政策享受优惠待遇的同时,并没有按照规定建设经济适用房,出现了一些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市民化:篱栅重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秀金 《人力资源》2006,(13):18-19
近年来,政府逐步放宽了人口流动和迁移政策,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998年进入建制镇以上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为5482万人,1999年上升为6683万人,2002年猛增到 9400万人,比上年增长了47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比重的13%。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工不仅没有实现向市民的转变,反而成为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边缘群体”,市民化进程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