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综合类   1篇
农业经济   1篇
  202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饶武元  邹小华 《企业经济》2007,(11):123-125
和谐社会不是农民式的"均贫富、等贵贱"的朴素理想,也不是传统计划时期高度管制下缺乏活力的"整齐划一和秩序井然",而是和谐与活力、和谐与发展的统一。要实现它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市场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从目前经济发展形势看,我国到2020年GDP要实现“翻两番”,全面进入“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障碍是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不堪重负,只有破解制约我国资源环境“瓶颈”的“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循环经济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积极制订政策,大力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才能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性、超常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卫东  昌庆钟  饶武元 《中国农史》2001,20(4):50-54,14
清代江西经济作物的种植较之明代有了较大发展,其范围遍及全省各地,其规模也日益扩大,出现了一批经济作物专业种植者,且成为不少地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但总体来看,由于粮食生产水平有限,致使经济作物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依然是清代江西经济的主体,封建的生产方式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