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1篇
计划管理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和把握职业道德建设的规律性,既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紧迫任务,也是提高职业道德建设效果的客观要求。下面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1.选准出发点。从当前一些企业的情况看,职业道德建设应着眼于低起点、小视角,也就是要把引导职工爱岗敬业作为职业道德建设的出发点。试想,作为一名职工,连自己的岗位都不爱,谈何爱企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审视许多企业的职业道  相似文献   
2.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此,大家没有异议。但有些规矩能否成方圆?则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规矩与方圆似乎两码事。例如,禁止公款吃喝,中央发文不下3O个(有报道说共颁发36个文件),然禁而不止,且愈演愈烈。在某市街头曾出现过这样一幕:一位男子随地吐痰,值勤人员上去罚款,那男人看了看“随地吐痰,罚款5角”的牌子,又连吐90痰,然后甩出5元钱扬长而去。类似现象在我们身上也屡见不鲜。如劳动纪律问题,有的单位几乎年年都要重申“规矩”,但还是有人我行我素,有章不循。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难怪有…  相似文献   
3.
据一位朋友说:两年前,某单位挂出5个“意见箱”,旨在广招谏言,转变作风,改进工作起初,管理人员经常开箱,可是不得片言由于千‘箱”无益,久而久之,开箱人便不再开了如今,“意见箱”有的名在实亡,有的不翼而飞说者无心一听者有意我油然想起‘“击钟启明”的故事明万厉年间,浙江平昌民风怠情,百姓不甚勤奋,无论是务农的、劳工的、经商的,不是读书人,都爱睡懒觉,为了改变这种陋习,养成早起\勤劳的风气,知县汤公显祖就在报愿寺里建造了一座钟楼,并亲题‘”启明”二字,设专人吗钟,呼唤百性起床劳作。可是,起初老百姓不管…  相似文献   
4.
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乍一听,很有道理。但细细想来,却不敢完全苟同。笔者以为,"磨刀"要看怎么个"磨"法,如果不得要领,就可能耽误"砍柴"。就拿当前学习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来说吧,同样是组织学习,由于具体作法不同,其效果也不尽相同。例如,有的单位搞硬性"灌输",坐而论道,结果时间花了不少,但效果却是"你讲我不听,你打我不通"。由于上级精神没学好,思想认识没上去,贯彻落实起来也就困难。如此"磨刀",能说"不误砍柴功"吗?与之相反,武钢程潮铁矿的搞法则  相似文献   
5.
守法与奉献     
有人说:要遵守《劳动法》,就不宜讲奉献;要讲奉献,就很难遵守《劳动法》。其理由很简单,《劳动法》对劳动者的工作时间、超额劳动报酬等都作了严格的规定,任何超出这些规定讲精神、讲奉献的行为,都是违法的。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细细想来,却不敢苟同。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重性,即一般性和特殊性。同样,《劳动法》也具有二重性。从一般性看,《劳动法》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调整劳动关系和规范劳动者行为的基本法律,反映了劳动者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愿,因而是必须认真贯彻执行的。对工会、劳资部门而言,应以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为己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  相似文献   
6.
家教要适度     
也许读者还记得,去年12月9日,沈阳市发生一起8名中学生集体自杀未遂事件。原因很简单:考试没考好,怕家长"收拾"。后来,学校向其中一位学生的家长通报情况,并希望不要责怪孩子。可是,孩子回家后还是被父亲痛打了一顿,扫帚都打断了(《现代家庭报》1月16日)。另据报道,山东省济南市一名15岁的女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自我感觉不太好",因担心难圆家长的"大学梦"而自杀身亡(《中国教育报》2月28日)。两桩悲剧,同一原由,均为家长管教过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管教孩子‘过’一点好"。其实,这是违反客观规律的。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克  相似文献   
7.
看上去,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然而,他却又很不平常,很不普通,参加工作23年,先后17次立功受奖。1991年至1993年连续三年被武钢公司评为劳动模范,成为武钢程潮铁矿有史以来唯一荣获"三连冠"的先进人物,1991年被冶金部授予劳动模范的称号,今年五·一又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在这些荣誉的后面,渗透了周德亮的多少心血和汗水啊!"我要当劳模"有人曾问周德亮:"你最佩服的人是谁?""舒立银!"周德亮脱口而出。全国劳模、"采矿大王"舒立银是周德亮的工友,曾创造了"上班早一点,下班晚一点班中多干一点"的苦干精神而闻名遐迩,也深深地打动了周德亮的心。  相似文献   
8.
有的企业十分重视设备、工艺、资金、时间、劳动者技能和体能等方面的挖潜,而对思想观念挖潜则不够重视。其实,这是片面的。"观念"挖潜更为重要,忽视不得。总结邯钢的经验,可以找出十条八条,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观念"挖潜。可以说,邯钢经验形成的过程,是不断扬弃旧观念,转变和发展新观念的过程。转变观念,不是说转就能转的,要经历一个由初步转变到根本转变的渐进过程、在这个过程的一定时间内,旧观念还未彻底破除,新观念尚未完全确立,两种观念并存,相互排斥。如果此时忽视新观念挖潜,  相似文献   
9.
近悉,武钢程潮铁矿党委书记兼矿长肖列华在八届五次职代会上,公布了该矿1996年吃喝招待开支情况。这一举动,受到了与会者的充分肯定和普遍好评。将吃喝招待情况公布于众,笔者以为至少有三个好处:其一,有利于群众进行有效的监督。一些地方和单位,大吃大喝之风之所以屡禁不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群众监督乏力。有的领导只是在口头上表示接受群众监督,而在行动上却另搞一套,该公开透明的事情不敢向群众"摊牌",使群众不明"真相",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不让群众监督。其二,可以向群众显示领导者纠正吃喝之风的决心。试想,如果我们的干部连公布吃喝招待情况的勇气  相似文献   
10.
在国企改革攻坚战出现的矛盾与困难的较量中,广大职工表现出高昂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但也有不少同志反映冷漠,惧怕困难,无意“攻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攻坚的客体认识偏颇。这些人认识攻坚的主体,即要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其片面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夸大攻坚的艰巨性,只见困难,不见希望;只见不利条件,不见有利条件;只见局部利益,不见全局利益;只见眼前利益,不见长远利益,对打好攻坚战信心不足,甚至悲观失望。二是低估了攻坚的艰巨性,看不到消极因素,盲目乐观,安于现状,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