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亲清政商关系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自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以来,学术界从多种视角、多个层面对其内涵和构建方式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而随着“放管服”改革、反腐败建设等具体构建举措的实施及政商关系亲清度等总体评价指标体系的出现和应用,有关亲清政商关系经济后果的实证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为了全面了解亲清政商关系的研究现状,归纳相关理论逻辑,进而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提供理论先导,本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性的综述与分析。首先,介绍亲清政商关系的缘起以及不同视角下的文献对其内涵的讨论。然后,着重从宏观制度和微观主体层面梳理和归纳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内在逻辑,并进一步回顾亲清政商关系影响地区经济和微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最后,对亲清政商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从构建方式、评价度量和经济后果等方面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推动亲清政商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研究思路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要落实按照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原则,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家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这是因为"原罪"嫌疑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史上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使得企业家面临企业合法性地位能否获得政府与社会公众认可的担忧,产生了诸多的微观经济后果。本文以2004-2016年间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根据企业初始产权获取过程中是否涉及公有产权到私有产权的转变作为对民营企业"原罪"嫌疑的度量,实证检验了"原罪"嫌疑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民营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结果发现,由于"原罪"嫌疑所引致的民营企业合法性得不到正式认可与保护的威胁,背负"原罪"嫌疑的民营企业有动机通过慈善捐赠来讨好政府和社会公众以便降低这种威胁,而且这一正向影响关系随着企业所在省市的制度环境的完善而减弱。进一步本文还发现,"原罪"嫌疑对民营企业慈善捐赠水平的正向影响关系在不存在政治联系的企业以及实际控制人登上富豪榜后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编制的中国城市政商关系评价报告数据,本文实证考察了亲清政商关系对企业非生产性支出的影响。结果发现,地区政商关系亲清化显著降低了企业的非生产性支出,该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中显著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亲近”维度的政商关系发挥了主要作用,并且亲清政商关系对降低企业非生产性支出的作用在东部地区表现得更强。此外,本文还发现,亲清政商关系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策略性慈善捐赠,另一方面帮助企业获得更高的融资额和更多的政府补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