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8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1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明代刘元卿的《贤奕编》中有一篇叫《猩猩好酒》的寓言故事;猩猩,兽之好酒也。  相似文献   
2.
近段时间,在各种新闻媒体上经常看到全国各地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修田造渠、整地施肥、购买农机、增加投入、生产热情空前高涨的报道。据了解,这是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对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这一政策落实带来的结果。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对于大部分地区的农民来说,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它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因此,土地问题,是农村中最敏感的问题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开始实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到目前为止,已经整整过了20年。实践证明,家庭承包经营既符合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  相似文献   
3.
黄胜林 《商界》2007,(9):104-104
身处闹市高楼,出入员工对我点头“老总好”,很少有人知道我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山村,和那个我走出山村的故事。因为贫穷,家乡的孩子只能读几年书,很少有人读到初中,更不要说读高中、上大学。一位年轻的老师决心改变这一切。五年级时,学校得到一笔助学捐款,乡教委一再叮嘱老师们要将款项用在刀刃上,用到改善办学条件上去。  相似文献   
4.
广西临桂县庙岭镇政府去年实行干部业绩奖金发放制度改革,干部的奖金收入与农民的收入挂钩,并必须经农民签字方能领取.年初,镇党委、政府在各村农户中建立了人均增收200元档案,将农民人均增收的具体任务落实到每个镇干部头上,增收档案由具体负责干部填写,如实记录农户家庭人口、山岭田地、上年收入等基本情况,并结合实际与农户一起制订增收措施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5.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以保护价敞开收购议价粮的重本决策,保护了农民的利益,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笔者为党中央这一英明决策叫好!今年我国夏粮总产量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农民手中的大量余粮涌入市场,导致市场粮价一再下跌。因此,有的粮食部门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除国家定购粮以外,收购农民的余粮的价格就应该“随行就市”,而不必实行什么保护价,否则,市场粮价较低,粮食部门再按较高的保护价敞开收购粮食,收得越多.便会亏得越大。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国有粮食部门作为粮食购销的主要渠道,全国每年的商品…  相似文献   
6.
我们知道,消费者购物受到欺骗,运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是要有证据的,即要求购物要有相关禀据。但由于一些消费者票据意识不足,受骗上当索讨不果的事例屡见不鲜。一位消费者花420元钱在某商场买了一双高档“真皮”皮鞋,仅穿1个月便有开裂现象,后经人鉴别并非真度所制,便到商场要求退货。但由于发票上只写明购买皮鞋一双,并未注明是真皮的,结果商场拒绝退货。另外一位消费者买了一台冰箱,“三包”有效期为1年,可这台冰箱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波维修过三次仍未能正常使用。按规定,产品在“三包”有效期…  相似文献   
7.
喜书与喜钱     
有两个少年乞丐经常到大善人家附近的街道行乞,样子非常可怜,大善人觉得他们这样的年纪不应出来乞讨,便问他们为什么当乞丐。一个小乞丐说他是从农村来的,叫喜书,父母给他取这个名,是希望他好好读书,将来胜过父母,跳书,只想弄钱。”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采取合股的办法进行上档次、上规模的经营,以参与市场竞争,这是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市场经济的特点。但是农民在兴办股份合作企业时,往往只是每人拿一笔资金或贷一笔款,凭着简单的“君子协定”便走马上阵,并没有就利益分成、风险分相等问题作出明确的书面协议。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冲不破的“人情关”n以为参股者一般都是亲属,亲威和好友,大家有什么问题完全可以商量解决。如果立什么规定、章法,会被认为彼此不信任,会拉远亲朋戚友的距离,影响到今后的经营;另一方面是缺乏法制意识。从某一…  相似文献   
9.
洗涤心灵     
明朝有一个叫董京的人在京城为官.有一年山东大旱,董京被朝廷派往山东指挥军民抗旱,因抗旱有功.董京回京后被朝廷重赏.官升一级。但就在自己的先进事迹被民众广为传颂的时候.董京却出人意料地向朝廷揭发自己的问题.自己以前曾截留过朝廷下放的救灾银两,并把截留的银两如数退了出来,要求将功赎罪.不要升自己的官。事后,有人说他傻,说朝廷并没有知道他曾截留救灾银两的事.为什么还要在自己大红大紫之时揭自己的短?对此.董京是这样说的:“山东大旱,颗粒无收,民不聊生.所到之处.尸首遍野,人去屋空,不是亲眼目睹,很难想象灾民悲惨的现状。灾民的不幸遭遇.使我坐立不安.深感过去截留救灾银两之罪之过,可以说,在抗旱救灾中,汗水冲走我身上尘土的同时,也洗去我心灵中的污垢,所以我要在获得荣誉的时候揭发自己,以减轻内心的疚愧,求得宽赎。”董京的话,道出了一个道理:经过一次生与死、血与泪的亲自体验后,人的心灵会得到洗涤,精神会得到升华。后来.董京成为明朝不可多得的清官。  相似文献   
10.
洗涤心灵     
明朝有一个叫董京的人在京城为官,有一年山东大旱,董京被朝廷派往山东指挥军民抗旱,因抗旱有功,董京回京后被朝廷重赏,官升一级。但就在自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