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1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作为新兴的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大国,中国与东南亚邻国的经济融合也在日益加强,这是中国自90年代以来大力推行经济外交战略的丰硕成果.自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在急剧变化的地缘政治环境中,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也从对抗、对立逐渐演变为互利互惠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和睦邻友好关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与发展最快的庞大的经济体,也是中国推行经济外交新战略,扩大全球影响的成功范例.崛起的中国正凭借其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日新月异的军事现代化和积极构建的文化软实力谋求全球影响,并挣取与其国力相应的地位.中国的经济外交与其追求的“睦邻友好关系”相辅相成,其目的就是要确保中国的“和平崛起”,即既要确保中国的经济发展,实现民族复兴大业,又要确保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不要被邻国误读为威胁.  相似文献   
2.
杨丽媪  于镭 《中关村》2004,(12):45-46
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10月28日晚决定自29日起上调人民币基准利率,这也是我国10年来首次提高银行存款利率。那么,利率的提高究竟对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10月28日晚决定自29日起上调人民币基准利率,这也是我国10年来首次提高银行存款利率。利率的提高究竟对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作为新兴的全球性经济和地缘政治大国,中国对于一些大国而言,不论是在全球体系上,还是在次全球体系(区域)上都是一个政策性的困难抉择。对于如何构建与这些在中国外交总架构中居于"关键"地位的全球性大国的关系,中国新一代政治领导人提出了无论是在国际关系理论上,还是在近现代国际关系实践上都具有创新内容的"新型大国关系"的构想。这一构想在很大程度上是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两大主题"论断的逻辑性结果,也是在中国经济和地缘政治实力日益增长的情况下作出的蕴含着中国古代哲学"和而不同"和战略智慧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性选择。这一构想有助于中国坚定和平发展的崛起新路径,同时也为其他新兴大国共同参与全球体系重塑和世界新秩序的构建打开了便捷之门。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有可能使美国在中国经济外交与外交攻势的双重作用下,接受中国的"和平崛起"的理念,弱化视中国为安全与战略"威胁"的观念,从而有利于世界力量的和平转移与全球体系的和平转型。在此层面上,新型大国关系的构想无疑有助于打破人类几千年历史上大国崛起与战争形影相随的宿命,对推动全球力量的和平转移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于镭 《中国市场》2003,(5):70-71
<正> 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在线银行,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定义,网上银行是指通过电子通道提供产品与服务的银行(BCBS,1998)。具体地说,就是银行利用因特网(Intemet)技术,通过因特  相似文献   
5.
重读孔乙己     
王宏甲  于镭 《中关村》2005,(3):98-99
回顾我国五四时期轰轰烈烈的思想文化革新运动,鲁迅先生那一代先驱者做出了辉煌的文化创建,使我们获益深远。但我们对鲁迅先生一些名篇中深邃的见解,也可能理解得不够充分,随着我国科技、经济、文化的长足发展,先生的名篇可能使我们突然发现,那不朽的著作中还闪烁着更耀眼的光芒。至今记得,我读书时,老师讲《孔乙己》,说这部作品写科举制吃了孔乙己。讲《祝福》,说封建礼教吃了祥林嫂。说鲁迅先生是通过对孔乙己、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描写,深刻地批判了吃人的科举制和封建礼教。近十多年见新兴生产力在改变世界,由此重新审视19世纪后中国遭遇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