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3篇
经济学   1篇
经济概况   5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冀星 《中关村》2004,(5):35-35
垃圾油的问题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没有很好解决。如何转化垃圾油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将垃圾油转化为生物柴油可以很好解决垃圾油造成的污染。每一届奥运会都有自己的特色。北京科技奥运的科技点应该选在哪?应选影响比较大,同时又有可能取得明显成果的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大气污染的核  相似文献   
3.
隔油池垃圾回收生物柴油原料用地沟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隔油池垃圾的组成,提出隔油池垃圾是以油脂为黏合剂将水、胶质和固型物联系在一起构成的连续相,考察了熬制法和静态压榨法的温度、压力以及特殊射线辐射等分离方法对隔油池垃圾分离地沟油效果的影响,开发了利用破胶剂破坏连续相,然后根据密度不同分离地沟油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地沟油分离机械,并考察了该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世界生物乙醇与生物柴油产量迅速增加,各国纷纷出台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技术进步与创新成果显著。相比之下,我国在发展生物乙醇产业方面,目前还没有支柱性的技术和原料来大幅提高生物乙醇的产量,要达到2020年生产1000万吨生物乙醇的目标,需要有重大的技术突破。我国发展生物柴油产业的困难主要集中在:原料供应缺乏管理,价格体系非常脆弱;相关标准的出台远远落后于工业发展;进入加油站系统较为困难;政府优惠税收政策尚未完全形成等。大型石油公司的生物乙醇与生物柴油发展战略应集中在:保证原料供应的安全,设立相应的标准,提高技术水平,将生物柴油纳入大型石油公司的成品油销售网络,延伸产业链,重视技术创新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对隔油池垃圾前处理技术与后处理技术进行了臻合分析,对两种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预测了大规模的后处理技术与零能耗、无污染隔油池垃圾处理系统的结合将是未来的主导技术。  相似文献   
7.
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应注意几大问题.第一,在预测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前景时,应对我国现有的和可适度种植的生物柴油资源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科学的统计.对于植物原料,应全面发展油料树木,兼顾生物多样性,科学统计原料数量.对于废弃油脂,应建立法规体系,把废弃油脂的产生、收集、处理流程统管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同时推广一批新技术.第二,应协调处理好三大石油公司之间,三大石油公司与民营企业、其他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第三,应尽快出台生物柴油国家标准.此外,应将生物柴油作为资源性产品,限制出口;利用三大石油公司在炼油和石油设备制造方面的有利条件,尽快形成我国生物柴油的技术优势和设备制造优势;坚持国家对生物柴油产业实行的非直接补贴的财政扶持方式;正确看待油价波动对我国生物柴油产业的影响,兼顾生物柴油的设备制造业和技术服务,从而使生物柴油这个横跨一、二、三产业的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发现,金融压力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金融压力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远远大于对实体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在研究金融压力的时候现代人们往往通过构建金融压力指数的方式,对金融压力进行衡量.因此,本文首先分析金融压力对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产生的一定影响,然后就金融压力指数的构建进行研完,从而确保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废弃油脂收集利用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废弃油脂进行了科学分类,系统分析了废弃油脂的不当利用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食品安全的冲击,并从管理、经济、技术等层面阐述了废弃食用油脂收集利用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其总体治理的政策性建议,指出发展生物柴油产业是消纳废弃食用油脂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冀星 《国际石油经济》2006,14(10):26-30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05年我国的生物柴油产量达到约20万吨,在没有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的情况下,生物柴油已能够与常规柴油竞争并实现盈利.目前我国的生物柴油产业形成了原料适应性较强的工艺路线,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但在发动机实验上存在低水平的重复研究,生物柴油标准尚未出台,在专业生产设备制造方面还无法与发达国家竞争.根据国情,我国生物柴油原料的发展不能走欧美的道路,应利用边际性土地(如沙荒地、盐碱地、山坡地等)发展生物质产业;生产厂的规模应由小到大、逐步发展;应将中国先进的生物柴油制备技术与发达国家先进的设备制造业相结合.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生物柴油国家标准;协调好生物柴油进入市场与两大石油集团油品销售的关系;实行政府引导、支持和市场竞争相结合的发展方针;妥善解决油料作物与农产品争地的问题;在基因技术推广以及大面积种植油料树木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基因安全以及森林安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