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25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9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是经济竞争、科技竞争、综合国力竞争,但归根到底是教育竞争、人才的竞争。一句话,当今社会的一切竞争都是人才的竞争,有了人才,就有了一切,没有人才就等于没有一切。全面提高人才的素质,变单一人才为复合型人才,是当代社会科技进步的要求,也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根本举措。为了更多地拥有人才,最充分地使用人才,就要求各级领导和人事干部用现代人才资源管理取代传统的人事管理,真实地而不是三心二意的,实事求是的而不是阳奉阴违的,树立起现代人力资源现,真正地做到:事得其人,人适其事,人尽其才,事竟其功。为此,就必须…  相似文献   
2.
煤矿企业乃至矿井都是一个因素众多、功能综合的大系统。评价其生产经营成果的好坏,主要应取决于输入系统各要素的耗费与由系统转换输出而得到的效益之比值。但是,反映耗费和效益的指标有多种多样,并且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内耗费性和效益性的指标总是有好有坏,交错发生,使有关部门无法采用简单定性的方法,评定其经营成果的优劣。这就提出了如何科学评价企业或矿井生产经营成果的问题。解决这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煤炭行业生产的产品可谓供不应求,企业只注重产品产量,对产品品种、质量、成本、营销等方面缺乏认识,企业在管理方面的压力相对较弱,致不注重管理或管理不到位,且已形成一种僵化的思维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导致近几年煤炭产品的相对过剩和滞销,煤炭企业面临严重挑战,不注重管理就不能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4.
5.
一、经济控制论的基本原理 1948年,美国数学家维纳《控制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控制论的诞生。它是在自动调节、生物学、神经生理学、电子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等学科相互渗透的基础上产生的。把控制论应用于经济领域就形成了“经济控制论”。“经济控制论”把各种复杂的经济管理动态系统中的指挥、组织、协调等问题作为研究内容,视经济管理中有关的客  相似文献   
6.
煤矿机修厂是矿务局直属的为矿井生产和附属生产单位服务的辅助生产单位。它承担着全局的配件制造、非标准设备制造、设备大修理和供应矿区氧气等任务。机修厂的生产项目和数量主要受矿井生产需要的制约,具有零活多、急活多、工业性劳务多的特点。因此,运用投入产出法进行定量分析,以选择最优生产方案,是非常必要的。一.机修厂投入产出原理及投入产出表模式煤矿机修厂是一个多工序、多环节的有机整体,各车间、各工序、各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7.
投入产出法是利用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进行经济分析和计划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由列昂节夫教授于1936年正式提出的。目前世界上已有90多个国家编制了投入产出表,并在经济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我国投入产出法的研究和应用也获得了长足的进展。为了使这一科学管理方法能够在煤炭工业部门和企业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应用,我们从本期起请中国矿业学院企管系刘惠生、陶学禹等同志讲述投入产出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问题。读者有什么意见和要求,望函告本部。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把系统定义为“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综合体”。由此出发,人们经过对系统的普遍研究,归纳出凡系统均具有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目的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性等特征。美国A.L.Saaty教授提出的层次决策权重分析法(简称层次分析法,英文缩写为AHP),正是立足于系统的这些特征,特别是针对层次性来研究问题的。Saaty教授认为,研究大系统的第一步就是研究其层次性。因为任何系统都可以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逐级分解,分成次级、次次级的系统,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树状层次结构,从而反映出系统的本质特征。这样,才有利于分析和决策。层次分析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就是把系统各因素  相似文献   
9.
股票发行的部分知识已在本刊2000年1、2期(第三讲)讲述,本讲重点补充股票发行价格及股票发行方式等。  相似文献   
10.
刘惠生  刘兵 《经济师》1997,(1):22-23
<正> 21世纪是经济竞争、科技竞争、综合国力竞争,但归根到底是教育竞争、人才的竞争。一句话,当今社会的一切竞争都是人才的竞争,有了人才,就有了一切,没有人才就等于失去一切。全面提高人才的素质,变单一人才为复合型人才,是当代社会科技进步的要求,也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