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4篇
运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在城市建设中的普及,搅拌站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大型建筑施工企业中,建筑项目的首要任务就是安装搅拌站,在安装搅拌站的过程中会存在多种危险情况,给整个工程带来安全隐患。如何对搅拌站进行有效管理,防止事故发生,使企业能降低生产损耗和成本,获得更大的利益,是目前建筑工程单位最关注的热点。文章针对搅拌站的安全生产和效能管理做了相关叙述。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中国能源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未来几十年内,需求的持续增加和供给受到诸多限制将是中国能源供求关系的基本走势。为满足未来几十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中国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从目前的发展阶段出发,实施节能优先、以技术替代为支点、能源来源多元化、国内开发与国际合作并重的国家能源战略。  相似文献   
3.
不确定条件下的贴现理论与递减贴现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采用拉姆齐公式决定贴现率,但这一研究范式只适用于确定增长条件。在不确定条件下,经济学家根据期望净现值方法和延伸的拉姆齐规则推导出递减的贴现率期限结构,并将其应用于减缓气候变化的成本收益分析。相比传统的市场利率,采用递减贴现率大大提高了气候损失和碳的社会成本,从而更倾向于早期减排。对长期性资源与环境项目,例如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治理,采用递减贴现率进行成本收益评估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要求。  相似文献   
4.
各国参与国际气候合作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一个各国减排意愿和行动的计量模型,作者分析了一国参与国际气候合作的影响因素,认为环境脆弱性变量对各国减排意愿和行动起的作用不是很显著,这表明这一变量目前还不是大多数国家参与国际气候合作的决定性因素。而减排成本是影响各国减排意愿和行动的决定性因素,减排成本越高,减排承诺和行动水平越低。虽然民主变量对各国减排承诺影响显著,但对实际减排行动影响并不是很显著,这表明发达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存在"言行不一"现象,也表明"民主-环境"这一假说并不适用于气候变化问题。另外,一国排放是否越过峰值对一国参与国际气候合作有决定性影响,而一国低碳发展水平和低碳贸易比较优势对参与国际气候合作的影响并不显著。作者认为,目前影响各国参与国际气候合作的主要影响因素仍然是经济因素,减排成本对各国减排意愿和行动具有决定性意义。相比之下,环境脆弱性、国内民主制度都是次要影响因素。目前只有少数发达国家具备低碳经济和贸易比较优势,因此低碳比较优势还不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解释变量。  相似文献   
5.
在服务型政府的构建过程中,政府的行政效率、管理能力、服务水平等绩效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有什么样的绩效管理体系,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行为与结果.对广大干部队伍的绩效考核能否发挥作用,将直接影响到政府部门改革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经济学中贴现率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贴现率一直是公共政策分析中一个十分重要且具有争议性的问题,而气候变化问题则对贴现率的研究提出了挑战。近年来,围绕气候变化经济学中贴现率的取值,学术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贴现率的取值及其争议;然后总结了贴现率研究的最新进展,分别讨论了不确定性对贴现率的影响、贴现率与可持续性的关系、贴现率的分配效应,并结合发展中国家讨论了贴现率的福利含义。  相似文献   
7.
刘昌义 《金融评论》2013,(3):100-111
“风险溢价之谜”在资产定价理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MehraandPrescott(1985)提出这个谜以来,尽管已有大量的研究,这个谜却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解释。而Rietz—Barro等将罕见灾难引入资产定价模型,不仅完美地解释了高风险溢价和低无风险利率之谜,而且学者们进一步引入广义预期效用和可变灾难.同时将灾难的解释范围扩展到股票、债券、期权等金融资产的定价和价格波动之谜,解决了传统金融理论所无法解释的众多宏观金融难题。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引入系统性风险,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和资产定价理论有了新的突破,从而打开了一扇融合现代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大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