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3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技术创新的制高点。以杨凌示范区作为创新源头,以其周边区域作为扩散区域,通过实际调查与数据分析,探讨了杨凌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在小尺度地域范围内,距离确实是影响杨凌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重要阻力因子;杨凌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直接范围大致在40km以内。提高杨凌自身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改善周边区域的基础设施条件,特别是各地与杨凌之间的交通通讯条件,是更大限度地发挥杨凌高新区的示范功能、扩大其直接影响范围、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正确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低碳旅游及其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笑明 《商业研究》2011,(2):175-179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生态旅游的一种升级,在响应低碳经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通过旅游环境、设施、旅游消费三个方面的低碳化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低碳旅游在我国有很好的发展机遇和一定的实践基础,也必将成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先锋和亮点。探究低碳旅游观念的转变、低碳旅游激励政策的制定、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旨在推动低碳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国际经验及国内趋势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刘笑明  李同升 《经济地理》2006,26(6):931-935,996
一项农业新技术只有经过扩散,被广大用户所采用,才能发挥它的最大效益。国外有多个学科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问题进行了长期研究,在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用户系统、类型、过程、模型等许多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国内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理论与方法的推介、扩散的影响因素、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进、农户对技术的选择等方面,研究成果比较少,还远远没有系统化。国内今后的研究应该借鉴国外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力争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多学科的联合攻关与综合研究以及扩散的空间过程等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4.
非旅游者群体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而要使其潜在的旅游需求转变为现实的购买决策,就必须深入了解其出游的障碍性因素.本文以西安市城中村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试图探究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类型、不同年龄以及不同类型城中村居民出游障碍性因素的构成及区别.研究发现:城中村居民的出游障碍性因素较为普遍,不同类型的群体对不同的障碍性因素的敏感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城中村居民出游的障碍性因素有多元化特征,经济因素和时间因素仍然是主要障碍性因素.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性地提出改变这种现状的策略建议,为旅游企业、政府及旅游地进行客源市场拓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农业科技园技术扩散的实证研究——以杨凌示范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科技园是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崭新模式,园区不仅要解决自身发展问题,还肩负着技术扩散和推广的使命.选取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技术创新和扩散源,我国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农区为技术创新扩散区域,在系统调查园区内农业技术创新成果采用情况的基础上,从时间维和空间维角度对园区农业技术扩散轨迹进行实证分析,以期揭示农业技术扩散的时空规律,为政府制定合理的农业技术推广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
旅游消费市场中信誉机制建立的困境及政府职能的定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首先论述了旅游消费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特殊性及由此导致的旅游消费市场上经营者信誉建立的困境;通过进一步的分析认为,旅游消费市场上信息的交易和传播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公共产品的属性及外部性,从而提供了在解决旅游消费市场上信誉机制建立的困境时政府干预的依据。同时也廓清了政府行为的边界;最后,提出了政府管理的具体措施,并指出了政府行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