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2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化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深入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制约机制,切实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全面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和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重大举措和重要手段.为深刻领会贯彻落实两个<条例>精神实质,我局组织全体审计干部职工对两个<条例>进行了认真学习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当今国际社会,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标志,是民族认同和民族凝聚的基础,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和发展程度。文化软实力是诸多软实力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要素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蓬勃的文化创作相互结合。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能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是综合国力和城市竞争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体到上海这样一座拥有百年电影文化历史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出发, 研究了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选择决策博弈问题。本文首先讨论了技术创新溢出效应产生的根源及其所带来的后果; 随后, 研究直接利益主体之间关于技术创新行为选择的相互作用关系, 通过对比存在和不存在溢出效应两种条件下的静态博弈结果, 揭示了溢出效应对创新主体行为决策的内在作用机理; 进一步地, 研究作为间接利益主体的政府对直接利益主体技术创新行为选择的影响, 分析了两者基于溢出效应的静态博弈结果; 最后, 深入研究了企业和政府关于政策支持的动态博弈, 构建了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并求解得到其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解。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直接利益主体进行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基于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关系营销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关系营销模式正在企业的广泛应用中得到不断发展。关系营销的核心在于保持顾客,为顾客提供高度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价值,从而建立以客户关系为导向的利润模式,结合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探讨以客户关系为利润导向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断层在煤矿采掘工程中是很常见的,断层的存在对综采工作面影响严重。本文对综采工作面过断层的困难进行了分析对综采工作面过断层采煤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伴随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高速公路的安全、养护管理严重滞后,运营期高速公路安全和养护服务升级、功能更新面临严峻的考验。高速公路恶性交通事故频发,群死群伤事故率不断攀升,已引起社会对高速公路安全管理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市场的消费趋势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我国农村消费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制约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因素并采取一定的应对策略,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农村市场消费的进一步增长。  相似文献   
9.
目前,由于我国很多地方绕城高速立交间距小、匝道过于分散或集中、立交结构复杂,致使立交处交通标志设置复杂,交通出行者很难筛选有效交通信息。同时,运营期对交通设施缺乏关注,绕城高速公路存在上、下路困难,交通事故多发。为满足交通出行者对有效交通信息需求,提高绕城高速公路立交安全性,对绕城高速公路立交处交通语言进行研究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农村部分)背景部分简单介绍了本次土地利用调查的意义和目标。在数据描述部分介绍了计算图斑净面积的公式和土地利用数据库中土地利用要素的组织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计算图斑净面积的两种可行方法。一是二次开发实现方法,二是空间分析结合SQL语言实现方法。最后研究对比了两种方法在实际运用中的优缺点,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建库提供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