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经济学   4篇
农业经济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
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一致 ,农村区域的信用社以发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服务三农为主 ,城市区域的信用社以服务个体私营经济、中小企业为主 ,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信贷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市场经济的作用对农村经济的作用已显现出来。同时 ,社会信用方面所暴露的问题也日益明显 ,如贷户不守信用、企业恶意逃废债务、地方保护主义等等 ,对根植在农村中的信用社的债权保障带来了挑战。新野农村联社对此下大力气 ,上下统一思想 ,建立健全了辖内农户经济档案 ,分类管理 ,建立农户家庭经济信息库 ,掌握农户经济收入结构 ,区别类型 ,运行管理 ,既对路支持了农户资金需求 ,又防范了信贷风险。他们在建立农户经济档案时 ,采取了分步走的办法。第一步 ,依靠政府 ,取得支持 ;第二步 ,信用站将存量贷款分户录入档…  相似文献   
3.
刘长钧 《经济师》2001,(2):191-192
朱基总理在江苏考察工作时指出:“农村信用社要发展成为新形势下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这一讲话精神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目标。那么,信用社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立足服务三农,走强化信贷管理之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目前,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上存在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一方面受多年来存款立社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是部分信贷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上不思进取,好逸恶劳。反映在一些县联社、基层社,期限管理制度不严肃认真执行,监测账务不运行,上报数字弄虚作假,贷款越权,贷款垒大户,虚增利息收入,贷款审批制…  相似文献   
4.
刘长钧 《经济师》2001,(3):191-191
就目前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及运行情况 ,笔者近期对豫西边陲的一个农业大市的农村信用社系统的信贷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一、目前信用社信贷管理的基本状况1、该市信用联社所辖 13个县 (市、区 )信用联社 ,2 5 8家农村信用社 ,从业人员490 0人。其中 :从事信贷专业人员 172 1人 ,剔除临时工后从事信贷工作的人员占总数不足 2 0 %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有2 19人 ,仅占从事信贷总人员的 12 .7% ,人均管贷额度 410万元 ,是当地农业银行系统信贷人员管贷额度的 1/3。2、资产质量状况 :全辖止 2 0 0 0年 9月底各项贷款余额为 63 3 615万元 ,不良资…  相似文献   
5.
为尽快破解不良贷款余额大、占比高、严重制约经营发展的难题,今年以来,河南省南阳市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始终把清收盘活不良贷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工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注重于清收实践中的摸索、总结和创新,成功推出了“麻雀战”、“擒龙战”、“信息战”、“讨伐战”、“车轮战”、“剿匪战”、“阵地战”等七种战术,全面运用于成因复杂、背景各异的各类型不良贷款清收中。特别是今年在全辖范围内深入开展清收盘活不良贷款系列攻坚活动以来,实现了6个月清收盘活10.3亿元不良贷款的辉煌战绩。  相似文献   
6.
2003年年初,河南省南阳市农村信用联社全辖贷款余额为98.1亿元,其中不良贷款为58.4亿元,占比高达59.59%。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市联社制定了“贷款分账、管理分类、优化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的指导思想,将全辖贷款按正常和不良两大块进行分类管理。经过一年多的运行,成效显著。截至今年5月底,全辖贷款余额为121.8亿元,其中不良贷款为31.1亿元,占比25.5%.较20013  相似文献   
7.
实施客户经理制是农村信用社经营模式的深层变革.在实施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矛盾.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感到要正确处理以下六个关系,使客户经理制在农村信用社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如何走出小额农贷当前的窘境?我们以为,只有创新.才能完善,只有突破.才能使小额农贷业务健康地可持续发展。具体说.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9.
今年年初以来,河南省南阳市农村信用联社依据当地实际,有步骤分批次地把村级信用站转变成主要为信用社和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的农户联络员.新体制运行半年多来,有效地密切了农村信用社与农民的联系,规范了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有力地支持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