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外资GDP效果与适度规模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在创建外商直接投资(FDI)GDP效果指数模型和引用当前两种主要的外资适度规模决定模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对我国FDI的GDP效果与外资适度规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我国FDI利用效果与外资偏离适度规模程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的结论。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可以通过调控我国外资至适度规模来提高FDI的利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先分析欧元诞生前后欧元区一些经济指标的变化,证实统一货币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再分析“两岸四地”统一货币可以获得的利益,主要阐述经济规模的扩大、外汇储备的节约、内部贸易投资的增长以及抗冲击能力的增强。因此我国很有必要统一四地的货币。  相似文献   
3.
战后日本经济经过恢复、高速增长、稳定增长这样三个众所周知的不同时期后,实现了“出乎预料之外的高增长率”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及“产业组织多元化”的经济目标。按时间序列细分,日本经济发展的过程依次经历了占领期改革、倾斜生产方式、道奇方针、侵朝战争特需、经济自主、岩户景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外合资经营方式在增加要素供应、参与经营管理、开发市场以及实现利润、税收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令人关注的现实问题。与合资外方获得节约资本、贸易收益替代并大于投资收益、当地化优势和独享政策优惠等多重效益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合资多年颗粒无收、甚至长期亏损的中方伙伴却蒙受了税收、利润和资金被人为转移的巨大损失的现象具有普遍性,如香港宏达公司、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及一些中外合资的石油和化工企业等。  相似文献   
5.
<正> 1951~1969年,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输出国。但随着发展中国家轻纺工业的发展、石油危机的爆发、日元升值以及日本纺织品成本中工资含量较高等原因,大大降低了日本纺织品的竟争力。为此,政府对纺织业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整政策。首先,调整产品生产结构扩大内需对于减轻和改变纺织业不景气的状况起了一定作用。通产省编制的“纤维供求表”认为,七十年代后,纤维的人平消费量增大到13~14公斤,合成纤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