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于大多数风险承受能力强、期望获得高收益的投资者来讲,高息票据(High Yield Notes)比保本票据(Principle Guaranteed Notes)更有吸引力。它一方面可以挂钩不同的股票或指数,类型和品种繁多,投资者可以灵活选择。另一方面,安全性比较高,投资者可以一直持有到期,一般情况下不会损失全部投资。  相似文献   
2.
卢紫珺 《特区经济》2010,(8):115-116
本文在总结国际场外交易市场监管共性的基础上,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和各地产权交易市场为代表,系统分析了我国当前场外交易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监管的思路,包括监管模式、市场准入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做市商制度及保荐人制度的确立等。  相似文献   
3.
孙森  卢紫珺 《现代财经》2007,27(4):52-56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群作为一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载体,对一国经济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群的辐射带动功能、产业配置功能以及空间布局等是影响城市群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国内外一些大城市群的实证研究表明城市群关乎一国经济的发展。而如何发展环渤海城市群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外汇占款大幅波动,减弱了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供给的能力,对此,中央银行可适度考虑将调控重心向货币乘数倾斜。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表明,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利率政策以及央行票据政策对我国货币乘数均有显著影响,中央银行应强化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乘数,以增强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  相似文献   
5.
略论中国场外交易市场风险的制度特征及特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制度特征及其风险的特殊性;探讨了风险形成的原因,从市场准入、信息披露、监管模式等方面提出了防范风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