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72篇
经济学   4篇
贸易经济   9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打假保优     
近几年来,假冒问题不仅使广大消费者蒙受了人身的、经济的、精神的多重伤害,直接影响到社会每个人的生活。而且严重损害我国名优产品的信誉,侵犯企业的合法权益,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因此,第三次全国“打假”工作电话会议提出,要把“打假”工作同反腐败、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起来,列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鱼水工程”的重要内容,列为切实帮助  相似文献   
2.
3.
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的思考国家技术监督局监督管理司司长叶柏林三、某些地方的支持和纵容,为假冒伪劣商品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地方政府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出资者和直接收益者,尽管各地政府进人市场和企业的深度不同,但是,地方政府始终处于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市场...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的质量工作实际上已形成层次分明的四个层次: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企业文化和专业文化之间的差异分析,结合本院的专业文化建设实践,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梳理借鉴企业文化中的优秀内容,探索企业文化融入专业文化建设的具体途径,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文化素养要。  相似文献   
6.
从1992年全国有组织、有领导的开展集中“打假”以来,今年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一方面,打假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确实也取得了很大战果;另一方面,制假售假者不断变换手法,抗打击能力显著增强,增加了打假工作的难度。国务院国发(1999)24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若干问题的决定》,再一次明确提出要“突出重点,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违法犯罪行为”。当前,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动向和新特点,研究这些新的动向和新特点,有助于我们采取正确的政策和方法,以更有效地开展“打假”工作,这些新的特点主要是:第一…  相似文献   
7.
假冒商品遍布全世界,形式五花八门。它可以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也可以转口  相似文献   
8.
假冒侵权和质量欺诈,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两者的共同特点都是市场交易中的欺诈、违法。犯罪行为,但后者往往不构成对知识产权的侵犯。所谓质量欺诈,就是在商品(产品)质量中的欺骗和作弊行为。从我国的情况看,它主要表现为五种形式,即:标实不符、以次充好。掺杂使假、以旧充新、缺斤短两。质量监督就是对商品(产品)质量中的欺诈和作弊行为及人的监督。需要指出的是,产品质量的欺诈行为,不仅在消费类产品中存在,在生产资料产品,如大型成套设备、大型机械设备的购销活动中也存在,不仅国内产品存在质量欺诈行为,许…  相似文献   
9.
10.
持续了13年之久的加入WTO的双边和多边的谈判去年底已有结果,这期间,许多部门、新闻媒体和一批学者也对中国加入WTO的利弊得失、机遇和挑战问题进行过长时间的多种方案的分析和比较。但是,侧重于从贸易技术壁垒的角度来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还刚刚开始,而这一问题正是中国加入WTO的难点所在。本文想就技术壁垒问题来谈谈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