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张掖市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和布局趋向复杂化;以张掖市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调查张掖市城乡建设用地现状的基础上,从数量、布局等方面分析了城乡建设用地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用地规模的预测,提出相应的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主导功能的江苏省土地利用转型特征与驱动力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运用多视角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典型相关性分析等方法,以江苏省1985、1995、2005和2008年4期遥感影像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基于"生产—生态—生活"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体系,定量研究了江苏省24年来区域用地转型规律与驱动力变化。结果表明:11985—2008年间,即前工业化阶段到工业化中后期,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显著,整体经历了"缓慢变化—剧烈变化—缓慢变化"的倒U型转型规律。2农业生产用地和绿色生态用地呈逐步减少趋势,区域用地的粮食生产功能与绿库功能相对重要性降低,而其他主导功能用地持续增加,土地利用系统历经了生产、生态与生活用地之间的耦合转型。3转出和转入双重视角下,农业生产用地在三个时期均成为其他用地最主要的来源,而生活用地成为最主要的接受者;绿色生态用地成为其他用地类型的次主要来源,但其和水域生态用地的相互转化调整使得生态用地总量保持稳定。4通过对多种潜在影响土地利用转型的社会经济因子进行典型相关性分析发现,GDP、工业产值、人口数量和粮食产量的变化是对江苏省用地转型贡献作用最大的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3.
4.
以甘肃省为例,根据其14个地州市2000-2007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有关社会经济数据,从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发展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基于熵权法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对甘肃省八年间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运用统计方法,对比分析了甘肃省土地经济集约利用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特征以及二者的相关度....  相似文献   
5.
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景观生态学方法,以1990年和2007年Landsat TM遥感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陇西县10年来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幅度、空间景观特征、方向与转化过程。结果表明:1990—2007年陇西县耕地、草地和林地面积大幅减少,建设用地、园地和未利用土地显著增加,土地综合利用程度下降;景观变得破碎,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增强;土地利用主要转化形式是耕地、草地和林地转化为未利用地以及耕地和未利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6.
青海海北地区旅游快速发展,但由于湖区周围资源景观的相似性,旅游形象单一,产品以传统的观光型为主,整体品牌得不到提升。本文将青海湖湖北岸经典风景结合与其同在一个行政区划的祁连山风景带,对青海海北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发展,进行功能分区,并设计整合线路,提出整合的策略,达到促进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