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票据业务创新力度的不断加大,操作风险管控在实践工作中日趋重要。本文从票据业务专营机构的角度介绍了操作风险管控体系在票据业务中的应用,旨在强调建立健全票据业务操作风险管控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进一步探讨票据专营机构今后在操作风险管控体系工作中的实践和运用。  相似文献   
2.
吕蕊  王珍 《改革与战略》2012,28(3):104-107
以兰州市城关区为例,按耕地资源具有经济产出、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引用收益还原法和替代市场法定量地核算该区耕地资源的价值并与其征地补偿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市城关区现行征地补偿标准低于耕地资源总价值,属于适当补偿;青白石街道与伏龙坪街道耕地资源总价值相当,但其各自的征地补偿标准却存在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有形建筑市场这一新兴事物在规范建筑工程承发包的作用入手,总结了昌吉州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近年来在工程建设和廉政工作所发挥的作用。尝试着如何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本着解决目前昌吉州有形建筑市场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昌吉州的经济建设,提出了加强监督管理力度,严格规范市场运行秩序,增强市场科技含量的有形建筑市场建设思路,从而真正达到既有利于社会经济建设又有利于从源头上杜绝腐败现象产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吕蕊  陈英  张仁陟 《开发研究》2012,(1):105-108
本文选取水资源为生态安全因子,根据预测的农业用水量和农田灌溉配水定额计算出武威市基于水生态安全的耕地保有量。将基于水生态安全的耕地保有量与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有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2010年水浇地保有量为23.86万hm2,2020年水浇地保有量为21.61万hm2,与现状水浇地22.05万hm2接近。即目前农业水资源量可基本满足耕地灌溉,但已处于临界值。  相似文献   
5.
6.
2013年3月末,中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44万亿美元,充足的外汇储备在为石油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也增加了我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的“中国威胁”色彩。  相似文献   
7.
社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和各国资源的匮乏,使资源型企业走国际化道路成为一种必然。我国资源型企业中规模较大的多为国有企业,对资源型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关注较少。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环境对资源型民营企业的影响,提出我国资源型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1.重庆市软件产业发展的研究背景
  软件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和知识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其在优化产业格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工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扶持软件产业的发展,重庆也力争成为“中国软件名城”。重庆市作为长江上游的经济金融中心,为了全面的贯彻国务院“314”总部署,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软件产业的发展,为整个西部的软件产业的发展积蓄力量。如今,新一轮的契机即将到来,重庆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平台下的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必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所以正确的分析产业发展,对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重庆市软件产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分析,预测了软件产业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借此能够引起相关关部门重视软件产业的发展,认识到重庆软件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并且根据重庆市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对软件产业的发展做出合理的规划,加快重庆软件名城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基于自组织理论,从产业集群成长演化视角探讨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选取典型地区新能源产业集群进行集聚度分析,探索新能源产业集群成长规律,分析河西走廊新能源产业集群成长演化。研究发现:我国新能源产业于2004年进入集群成长自放大阶段,2013年前集聚水平稳定上升,现阶段产业发展面临升级与衰退两种极端;结合产业集聚水平变化,基于自组织理论,可将我国新能源产业集群成长演化划分为4个阶段;河西走廊新能源产业集群在政府外生力量的推动下,已完成资源要素自增强阶段,形成了空间集聚,目前处于企业集聚能力自放大向集群系统自调整的过渡阶段。最后,提出了加快河西走廊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回顾企业国际化进程理论的演进,为推进现有理论对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的解释力,本文选取3家中国民营企业,对比分析他们的国际化进程。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的初始能力、国际化动因、进入模式和区位选择一定程度上符合新兴市场跨国公司的特点,但要全面认识中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仍需要运用IP模型进行分析,分析中存在的不一致,可以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加以认识。通过分析以期对中国民营企业实施国际化提供一定的借鉴并进一步丰富IP模型的实践运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