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15篇
综合类   1篇
经济概况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各省出台的创新型省份建设方案,运用省级政府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创新型省份建设对预期建设目标的影响。结果发现,创新型省份建设仅对可操控程度较高、完成难度较低的建设目标具有显著影响,而对可操控程度较低、完成难度较高的建设目标无显著影响;高强度激励对建设目标实现的影响作用较大。公开建设方案、科学设定建设目标、促进多部门参与、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是改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和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现有评价指标较少对财政支出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价,难以全面反映财政支出的真实绩效。将逻辑模型引入指标设计中,从“投入—产出—中短期结果—长期结果”四个层面构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更好地体现绩效评价的经济、效率和效果原则。  相似文献   
3.
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创新政策的基础上,指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该如何促进技术创新的发生。在创新基础设施和技术基础设施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两者的综合即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的概念符合中国当前转变背景的现实,并对技术创新基础设施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考察A市行风测评中公众参与的状况,并基于被评组织的感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公众参与对行风测评有效性的影响。研究表明,A市行风测评中公众参与处于从强化公众对政策理解状态向促进公众与公共管理者伙伴关系建立状态发展的阶段,但被评组织对公众参与的态度存在一定差异;被评组织对公众参与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其对测评结果质量的感知,并间接影响对测评结果使用和测评效果的感知。因此,政府绩效评价工作中保持被评组织对公众参与的积极态度,对增强被评组织对行风测评有效性的正面认识和对行风测评的认同感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目前被评组织对公众参与态度不一,政府绩效评价中引入和强化公众参与需谨慎并注意其渐进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期刊网和web of science中基金资助中国作者(含合作)的论文数据,运用文献计量与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从基金来源、资助质量、研究内容、合作情况、学科分布等五个维度,对中国城市治理的文献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基金资助论文的质量较高,但总量不多,尤其是英文论文更少;中文论文的一些新兴热点研究可能集中在少数学者,还没完全铺开;基金资助英文论文多为跨学科的环境领域,机构与作者合作较为密切,且涉及较多国别合作,而中文论文跨学科较少,作者与机构合作也不多。建议不同基金可根据各自定位,进一步加大资助。  相似文献   
6.
考察特定地区政府举措对辖区企业创新活力的影响,识别不同地区政府举措效果之间的差异,对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3家中小企业调研数据,对比分析了H地和Y地简政放权、资金支持、政府监管和公共服务4类政府举措对企业创新活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尽管企业整体感知到的两地政府举措相差不大,但不同政府举措对企业创新活力的影响却有很大差异。因此,不同地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必须精准施策,在思想上强调精准化的政府职能转变理念,实践中以精准施策为指导方法,实现政府支持企业创新流程再造。  相似文献   
7.
8.
看了贵刊2006年8月号《布局三国:南汽复活英国品牌》的深度报道,得知南汽集团将在包括英国、美国和中国在内的三个基地建厂复活生产MG品牌,同时其在美国的投资将超过20亿美元,南汽的气魄值得褒奖,希望更多的国产汽车企业能够“走出去”。  相似文献   
9.
根据面向全国政府绩效评估专家的德尔菲调查信息,分析了我国市级地方政府问责主体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研究发现,德尔菲专家认为不同问责主体的地位存在差异;在未来三年内,党委及其部门的问责主体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统计局、审计局等绩效信息收集专业机构的地位将有所凸显,同时学术专家和政协的问责主体地位得到了较多的重视,而对于国内一度备受瞩目的"公众问责政府"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其发展趋势并不明朗.  相似文献   
10.
绩效评价公正性与个体情绪智力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绩效评价公正性与个体情绪智力关系的概念模型和假设;对121名高校教师进行了结构化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绩效评价公正性对个体情绪智力有显著影响,但主要表现在自我情绪评估和情绪调整两个维度,对于他人情绪评估和情绪促进并无显著影响。绩效评价的程序公正对情绪智力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分配公正,最后为互动公正。这为我们进一步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组织绩效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