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经济学   8篇
经济概况   9篇
  2023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整理是国土资源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土地整理也是当地政府投资的重点项目之一。通过整理,改善农村农业生产条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获取土地折抵指标,从根本上解决欠发达地区县(市)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用地,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其实质是从过去管理上只重视物,转为重视人,重视职工的意识和观念,形成与企业相应的具有个性色彩的企业思想、文化观念,并以不确定、不定形的潜意识支配企业行为习惯。企业文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包含经营理念、发展规划、规章制度、企业精神、生产经营者  相似文献   
3.
土地整理是国土资源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土地整理也是当地政府投资的重点项目之一.通过整理,改善农村农业生产条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获取土地折抵指标,从根本上解决欠发达地区县(市)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用地,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营企业要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巨大挑战,必须突破“机制、人才、管理、技术、品牌”五大瓶颈,方能迈向发展新平台。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营企业要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巨大挑战,必须突破“机制、人才、管理、技术、品牌”五大瓶颈,方能迈向发展新平台。  相似文献   
6.
土地整理是国土资源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土地整理也是当地政府投资的重点项目之一.通过整理,改善农村农业生产条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获取土地折抵指标,从根本上解决欠发达地区县(市)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用地,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7.
企业是微观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是实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主要形式和必走之路,是各类企业生产、发展、壮大的基本前提。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工业化就不可能有城市化和现代化。欠发达地区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实施“融入长三角”等开放型科技发展战略,必须突破制约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六大”瓶颈。一、制约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瓶颈”。1、瓶颈之一:人才资源匮乏。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江泽民同志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企业需有高尚之人才,更需有高上能力之人才。人才…  相似文献   
8.
9.
当代企业管理已由行为科学转向管理科学。当前,民营企业现有的“家族化”、经验型、粗放型等管理模式已日渐不适应时代发展和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需积极探索全新的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我国民营企业迈上21世纪发展新平台亟待“企业精神”强力支撑,必须大力培育、铸造“企业精神”。21世纪民营企业的自身壮大发展需要“企业精神”强力支撑企业精神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强大动力。何为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内部特有的文化观念、价值准则、道德规范、经营理念、远景目标等汇集而成的一种群体意识,是企业文化的精髓,是企业时代精神、个性精…  相似文献   
10.
企业是微观经济的主体,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主力军,推进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做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档案工作,使职工“老有所养“有完整规范的“原始依据“,事关职工切身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对企业、职工、社会均有助益,意义重大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