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的一些主要电子厂家,相继研制成功各种不同用途和功能的电力电子器件,并已投放市场,其中最主要的产品有MOSFET和MOSIC。一、电力电子器件的开发情况最近几年来,由于汽车工业和民用电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规模有大有小,生产手段有分散也有集中,而且反复不断地进行着。每次生产手段的改变都是技术革新带来的结果,且都发生质的变化。NC(数控)机床的发明和应用提高了产品的加工质量,生产额可与数十年前的大工厂匹敌,目前已普及到中小型企业。最先进的FMS(柔性制造系统)已用于大型企业,随着技术的进步,将会出现任  相似文献   
3.
钢铁工业是日本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是日本汽车、电机制造、机械、家电、造船工业以及交通运输、建筑业所需钢材的主要供应者,在对外贸易中也有重要地位。一、一般生产情况日本的钢铁企业分四类,高炉企业、普通电炉企业、特种钢专门企业及其他制钢企业。各类企业拥有  相似文献   
4.
神经计算机是模仿人类大脑的、具有与人同样思考、判断、理解能力的新型计算机,是用20世纪发展起来的工程学方法,结合心理学和生理学的传统方法,更接近人脑组织结构并实现其部分功能的一种偿试,目的是研制能够突破现在的计算机和在实现自我学习及逻辑功能时碰到的壁垒,具有新的原理的计算机。  相似文献   
5.
进入1988年以来,在日本的报刊杂志上,经常出现有关神经计算机的报道文章,其中有政府部门的计划、设想,还有研究机构的研究情  相似文献   
6.
一、信息政策目前,日本的信息产业已达20万亿日元,预计到2000年将发展成巨大产业,达140万亿日元,占GNP的20.7%。为了促进信息革命的发展,建立高度信息化社会,政府正在考虑采取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的出现,对事务性的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从50年代中期,计算机开始进入一般企业,在企业内部出现了计算机程序编制和操作两个工种。当时的计算机由穿孔卡输入信息,操作员的工作主要是使用机械制作穿孔卡片,这和其他机械操作员的工作形式、环境并无多大差别。  相似文献   
8.
1988年9月1日,日本通产省公布了《产业技术动向与课题》白皮书。这是日本政府战后40年来首次发表产业技术白皮书,它揭示了日本当前产业技术领域的战略方针、日本的高技术实力和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电子工业在日本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汽车工业并列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动力。日本电子工业的特点是,民用产品、产业用产品、元器件快速协调发展。1955年到1965年,日本的电子工业从生产民用产品开始发展,以  相似文献   
10.
根据日本的法律,废旧物资是指人们在其活动中排出的不需要的或者自己不能使用而又不能有偿转让给他人的东西。通常把废旧物资分为一般废旧物资和产业废旧物资。一、一般废旧物资的回收与处理一般废旧物资是指人们生活中排出的粪便和垃圾,以及企事业单位在其业务工作中排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