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融资十分有限.以Elod Takáts模型为基础的银行规模分析解释了银行规模与中小企业贷款的无关性,以Akerlof模型为基础的信息不对称分析解释了中小企业在贷款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消除逆向选择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题.  相似文献   
2.
作为商业银行的特定客户群,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信用风险的特殊性.本文从商业银行的角度,首先分析了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信用风险的来源,接着探索了两种风险衡量办法,最后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阐述我国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意义的基础上,从金融工程、基础资产选择和工具选择方面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4.
刘聪  姚秋 《银行家》2012,(9):101-104
金融交易税的由来关于征收金融交易税的议题由来已久。金融交易税(FTT)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1694年,英国政府对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征收的印花税;1936年"大萧条"过后,凯恩斯主张对金融交易征收一定比例的税,以抑制肆意的投机行为;1972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刚刚解体,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提出,对全球现货外汇交易征收一定比例的税,即著名的"托宾  相似文献   
5.
运用上市公司财务与市场数据,对业绩剧变公司的业绩预告的特点、影响因素及业绩预告对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发现,业绩预告披露的可能性与业绩变动、基金持股比例、公司规模等因素有关,与风险、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等因素无关;业绩预告披露、年度财务报告披露期间的异常收益率与ROE变动比率、资产规模、信息披露细致程度等因素有关。在年报披露期间,业绩预告披露与否对异常收益率有显著影响,业绩预告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年度财务报告信息对该公司股票的利空、利好效应.  相似文献   
6.
2011年9月,美国银行宣布,出于业务调整、成本控制等方面考虑,该行将辞退3万~4万名职员。这是进入2011年以来,美国国内最大的单项裁员计划,也是次贷危机以来美国金融业内继花旗集团2008年53000人裁员计划之后的最大规模裁员。2009年起,随着美国经济刺激计划的执行,全球经济似乎开始从危机中走出。而进入2011年后,欧美银行业再度遭受来自实体经济与自身的冲击,复苏曙光再度暗淡。美国银行、瑞银集团、汇丰控股、巴克莱银行等各大金融机构在压缩业务的同时,开始着手降低经营成本,而对资本密集与智力密集型的金融企业而言,裁员  相似文献   
7.
文章应用1985~2004年的20期经价格调整后的年度信贷总额数据与GDP数据,运用经典回归方法分析信贷总额的收入弹性,再进一步利用协整理论,建立二者长期关系的模型.通过ADF检验得出二者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并指出政府对银行信贷的干预是产生该结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刘聪  姚秋 《银行家》2012,(5):57-59
从资产泡沫破灭到主权债务危机自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起,全球信用环境迅速恶化。五年间,信用风险的焦点从微观的居民个体、房地产企业和金融企业,逐渐转移到全球的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再通过向实体经济的扩散,将财政脆弱的国家拖入困境。2007年至2009年间,美国65家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中发生亏损,进而资不抵债,最终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这些金融机构持有的存款数额高达550亿美元。由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介入,这场危机并未对存款人造成严重影响,但其引发的财富  相似文献   
9.
刘聪  姚秋 《银行家》2013,(1):87-89
货币政策、创新与传导机制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短期利率至目标水平,这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货币政策。美国、欧元区、日本和英国的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时,盯住的基准利率分别为联邦基金利率、主要再融资利率、隔夜拆借利率和短期国债回购利率。这些利率虽名称各异,但均为短期同业拆借利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控同业拆借利率可以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商业银行向企业和居民借贷时,会将中央银行的意图传递至整个经济体,最终实现调控经济的目的。如果一国中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中国A股市场数据验证分析师关注度与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分析师关注度相对于业绩预测与投资评级能够提供更多更确切的信息;分析师更多地关注大市值、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运用剩余关注度模型的分析发现,分析师关注度高的公司股票相对于关注度低的公司股票具有显著正的收益率;假想的零投资组合能够为投资者带来显著正收益;运用Fama-Macbeth方法的回归分析发现股票收益率与分析师剩余关注度正相关,但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的方式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