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1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邦栋  邱易亮 《经济师》2003,(9):250-25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的主题词。文章从解释“小康”的概念入手 ,对古代“小康”、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小康”、“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进行了比较和辨析 ,并引用数据对“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进行了比较和辨析 ,并引用数据对“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
西方国家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主要关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在西方国家相关文献中,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多样,方法以系统分析方法和经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为趋势,体系设计大多以"3E"为框架,评价标准中多采用平衡计分卡方法。评价方法上,以传统的简单"费—效"分析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为代表。评价管理上,提倡多元的评价主体,从定位、指标、评价到分析的整个过程以及信息化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3.
世界主要国家军队,其津贴补贴占据了工资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强化对科技人才的福利待遇,重视技能性岗位津贴补贴的作用,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军人津贴制度体系.借鉴外军经验,我军当不断完善津贴制度体系,加紧推进津贴制度从保障性津贴向激励性的转变,设置高科技、高技能人员津贴项目,加大对军人实施津贴补贴的力度,推进军队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4.
美国国防资源配置过程是一个由战略到资源的配置过程。战略上通过“政策山”机制实现,通过四个系统使战略与现实军事能力相衔接,预算依赖于PPBS来进行,体现了高度的技术理性,在美国国防转型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军要合理借鉴美国资源配置程序的合理内核,在顶层设计、预算模式、专业分工、组织建设、监督能力上下工夫,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国防预算制度。  相似文献   
5.
如何用多目标决策法选择物流供应链中的供应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择相对稳定的供应商是构建物流供应链的重要环节,本文重点探讨了多目标决策模型的构建,分析了如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并引入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6.
美国学者希契认为,一切军事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如何有效分配与使用资源的问题.长期以来,美军高度重视资产管理,尤其是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更是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本文深人考察美军资产管理信息化的现状,探讨其内在规律,对于推进我国政府和军队资产管理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国国防资源配置过程是一个由战略到资源的配置过程。战略上通过“政策山”机制实现,通过四个系统使战略与现实军事能力相衔接,预算依赖于PPBS来进行,体现了高度的技术理性,在美国国防转型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军要合理借鉴美国资源配置程序的合理内核,在顶层设计、预算模式、专业分工、组织建设、监督能力上下工夫,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国防预算制度。  相似文献   
8.
国防建设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依靠技术进步的推动,依靠国防系统结构的升级,依靠国防系统效率的提高,依靠军事能力的最优均衡增长。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通过资源配置来实现。投入优势资源发展军事核心能力,以推动技术进步;集中投入军费资源,带动国防系统的升级;重组存量资源,提高国防系统效率;调整军费流量配置,实现军事能力的最优均衡增长。资源配置是国防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印度同为亚洲大国,在石油安全问题上存在着竞争性的合作博弈.中国要在这场博弈中充分发挥合作博弈所带来的优势,如共同开发海外石油资源,发挥区域能源网络的规模效应,加强能源合作:同时必须尽可能地通过一些措施规避博弈中的风险,如提高石油进口来源的多元化程度,广泛开辟新的水陆通道,大力加强海军建设.  相似文献   
10.
军队实行绩效预算,应逐步破除阻碍改革的瓶颈,通过深层次的基础性变革来实现.要以零基预算为平台,构建零基-绩效预算编制方法;以体制建设为契机,重塑军队预算组织;以权力重组为动力,打破僵化的预算分配格局;以法治建设为基础,强化预算绩效的严肃性;以强化责任为手段,确保军队预算绩效的落实;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建立综合的绩效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