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3篇
贸易经济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WTO贸易与竞争政策对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文靖  孙伟  李娜 《经济论坛》2006,(18):124-125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由过度市场竞争导致的垄断行为也越来越趋向于国际化,出现了巨型跨国公司滥用国际市场优势地位、有损国内竞争的大型国际企业合并行为等等。对此,各国及各国际组织纷纷采取措施对这种日益严重的垄断行为进行规制,主要包括各国国内《反垄断法》的规定,各国间双边条约或区域性的统一规范(如欧盟)的规定,以及各种国际组织关于反垄断政策方面的协调与非强制的示范性规定。其中,WTO框架下的贸易与竞争政策的制定是国际社会呼声较高的一种国际合作模式。而我国这个发展中国家作为WTO的成员国,近…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质量管理措施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崇尚优质生活质量的现代社会,我国农产品生产仍停留在产量的提高上,对质量关注较少,导致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质量竞争优势,屡遭他国绿色贸易壁垒限制。而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质量管理措施尚未完善,缺乏法律层面的协调统一。本文基于此点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质量管理措施进行法律思考,从法律层面提出完善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质量管理措施,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商事调解立法目前处于立法体系尚未建立,法律规范零散,诸多内容缺乏法律规定的层面.而国际商事调解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立法模式,国际商事调解全程有法可依.文章分析了我国商事调解立法现状及缺陷,并借鉴国际商事调解立法经验,指出我国商事调解立法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4.
国际商事调解作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的一种,具有独立性、专业性和有偿性等特点.而中国目前的调解种类繁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国际商事调解的独立性、专业性和有偿性特点,对中国构建与诉讼、仲裁相对独立的调解制度,提升各类调解中调解员的专业性,以及调动调解员的积极性促进纠纷解决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孙伟  安文靖 《经济论坛》2006,(14):110-111
一、引言担保能增加借贷双方交易成功的几率,扩大信贷供给,满足信贷需求。银行为了控制借贷风险,要求企业在借贷时有担保人做担保。根据西方的公司法理论,公司制度建立的目的,是因为公司制度能够将经营风险从大股东身上转移到债权人身上。如果风险由债权人承担,就要求债权人须设立风险防范制度,这就成为银行要求企业有担保的出发点。中国证券市场十几年的发展中,担保曾为上市公司方便、快捷地获得银行资金以及保障金融机构的利益产生过积极作用。但近年来,不规范的担保变成困扰上市公司的一大陷阱,上市公司被此拖下水的案例剧增,因此有人将…  相似文献   
6.
在线国际商事调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由欧美国家兴起的新事物和,在其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既凸显了其不同于传统调解的强大优势,也存在着由于网络等带来的诸多不足.我国在借鉴这一制度时,应发挥其优势,弥补其不足,使得这一新生事物能够多分发挥甚最大价值,和谐地解决纠纷.  相似文献   
7.
安文靖 《商业时代》2012,(7):108-109
碳金融是低碳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新兴市场,发达国家碳金融市场发展迅猛,我国则处于起步阶段,立法严重缺失.我国应抓住机遇,在国际层面利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制度,在国内层面通过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以及监管领域的立法,构建全方位、立体的碳金融法律体系,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包含诉讼内及诉讼外的多种纠纷解决方式,是我国目前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为构建和谐社会而积极倡导的多途径解决纠纷的机制,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而日趋成熟的国际海事仲裁制度中独立的调解原则、仲裁员的选任制度以及快速低费程序等都对我国建立及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