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经济学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发生了一系列足以引起国际资本流动变化的重大事件。如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同时陷入哀退,拉美一些国家再度出现支付危机,美国“IT泡沫”及“安然事件”引发的高新技术产业虚化和资信危机,尤其是“9·11”事件以及由此引起的国际动荡和欧元现钞发行成功与中国入世等,所有这些事情,都在促使国际资本流动进行  相似文献   
2.
随着外汇储备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外汇储备远远超出适度规模已是不争的事实,其负面影响也日趋凸显,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抑制外汇储备超规模膨胀的势头,并努力提高外汇储备、尤其是超额外汇储备资产的实际收益率。  相似文献   
3.
4.
5.
一、计划市场目标模式的选择我国的经济改革究竟应选择什么样的目标模式,理论界对此一直是有争议的。最初,人们认为主要是改革经济管理方法。认为计划体制没问题,而是计划方法问题。因此把经济改革归结为计划方法的改进,而不是彻底摒弃这种僵化的经济体制。这种理论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占支配地位,是导致经济实践失误的直接原因。1978年以后,随着农村改革的顺利进行,整个经济改革也就全面铺开了。当时,大多数  相似文献   
6.
7.
8.
继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整个国际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促使国际资本流动进行调整,从而呈现出一些格局性变化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在这一新形势下,中国的招商引资政策也应作相应调整.除需继续实施以外商直接投资为重点的对外引资战略外,还应积极参与国际债券市场竞争,同时加强改善国内的投资环境,并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有效性监管.  相似文献   
9.
财政持续赤字与人民币汇率“超稳定”是国际收支危机模型理论的一个悖论,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和解释。笔者认为,其主要或真正的原因还在于我国特殊的财政扩张模式和赤字弥补方式,以及“结售汇”的外汇管理体制和央行“购汇托市”的汇率稳定机制。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