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经济学   3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工业化过程对化石能源的消耗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相脱钩,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研究基于黄河流域县域经济体2010—2019年的数据,与通过卫星灯光测算得到的碳排放数据相匹配,实证检验“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相脱钩的影响,比较“正常去工业化”与“过早去工业化”影响的差异,并探讨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调节效应和地区的路径依赖效应。研究发现:“去工业化”有助于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相脱钩;“过早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相脱钩的影响弱于“正常去工业化”;“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相脱钩的影响与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密切相关,并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效应。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越强,“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相脱钩的正向效应越明显;“碳脱钩”水平越高的地区,“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相脱钩的影响效应越强。因而,对于发达地区,去工业化与低碳发展是内在统一的,而对于欠发达地区和资源依赖型的地区,去工业化并非低碳发展的良方。  相似文献   
3.
循着杨格“不同产业的发展互为前提”的理论传统,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产业互补关系的理论框架,刻画了企业关联创新均衡的形成机理.本文将发展中经济体的产业体系分为生产资本品的上游产业与生产消费品的下游产业两大类,不同产业中的企业各自独立做出创新决策.下游产业中的企业依据内生于人均收入的消费偏好变化提供创新(消费)产品,进而引致了对上游产业创新(装备)资本品的需求.若上下游产业的创新需求是一种公共知识,所有企业均会选择一个高水平创新努力,形成的创新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引入不完全信息后,企业创新预期不确定性(危险)增加,因面临协调困难,企业创新激励减弱,最终会形成一个次优创新均衡.产业政策运作的潜在收益在于,通过为潜在创新者提供相关信息,进而帮助企业克服所面临的协调障碍,尽可能缩小最优的关联创新均衡与分散决策导致的次优关联创新均衡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4.
5.
回顾经济学的发展史,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始终是经济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对产业政策的认知便是不同时空下这种关系的具体反应。文章通过对产业政策研究文献的认真梳理,从一个侧面勾勒出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演进的大致线索。研究表明:产业政策理论遵从"思想—实践—理论"的发展脉络,随着对市场认识的深化而逐步演进。从早期的替代市场论到市场增进论,再到强调促进竞争的激励相容,产业政策与市场之间逐渐走向共生共容。微观上,将企业异质性纳入产业政策效应的分析框架,奠定了产业政策作用机制的基础;中观上,更加重视特定产业、地区的结构性特征及其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宏观上,与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相结合,探究组织和制度对产业政策行为主体的激励已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产业政策实施中的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