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4篇
经济学   22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7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实现工业化,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建立与此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即实现经济的法制化;法制建立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和完善服务,即实现法制的经济化.这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日本、韩国都是二次大战后新崛起的市场经济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与培育法律制度方面,有若干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国家经贸委最近决定在全国企业中开展“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活动,旨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但就如何看待当前国有企业运营中的上述问题及其成因,各方面的看法并不一致,分析问题的角度和侧重点也互有差异。我们认为,对上述问题应当客观求实分析,积极寻求对策。对经营宁的问题,首先,必须高度重视,实事求是,把国有企业视为“不可救药”或“歌舞升平”的看法都是片面的和不正确的。其次,要用改革的观点看问题。当前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行业协会的职能与作用是由其性质和特点决定的。从不同的分析角度看,行业协会具有一般职能与特殊职能、内部职能与外部职能、全局职能与局部职能、经济职能与非经济职能等。就一般意义而言,行业协会具有四项基本职能。 第一,信息职能。这是行业协会对内对外的一项基本职能。因为,一方面国家机构或社会公众不可能面对各个分散的会员,特别是企业会员,因而也就难以直接从各  相似文献   
4.
学习骆耕漠同志治学精神———祝骆老九十大寿张德霖(国家经贸委100053)韩孟(中国社科院经济所100836)我们是骆老的学生和助手,多年来受到老人家的教诲,受益非浅。今年是骆老九十大寿,我们在这里表示衷心祝贺。在与骆老的接触中,感受最深的是他高尚人...  相似文献   
5.
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标志着我国开始了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十五”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 ,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那么 ,为什么“十五”时期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又如何把握好这条主线?为什么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1、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推进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众所周知 ,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 ,已告别了商品短缺社会 ,从新世纪开始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正> 二次大战后,国际论坛上出现了一个极为鲜明的主题:世界新技术革命及其社会经济效应。国内学者纷纷就这一主题进行了多方面的透析和探讨,有关著述大量涌现。项启源、田江海等五人撰著的《面临挑战的思索——新技术革命与我国若干经济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9月第一版,以下简称《思索》),就是最近出版的一部力作。该书以“新颖”、“求实”、“创新”为特色。“新颖”,表现在全书立论视角与众不同。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在讨论新技术革命及相关问  相似文献   
7.
8.
<正>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考察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变、确立社会历史的分期学说时,总是立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划分社会经济形态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但我们若停留在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因果逻辑的简单分析上,而不从两者在其中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的结合上考察其纵向过程和横向状态,特别是不从至今未能深入研究的生产力视角对它们进行深入具体的探索和分析,就不能准确地揭示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 一、生产力理论的比较研究比较马克思学说和西方经济学体系中的生产力范畴及其理论,会发现以下主要差别。 (一)从立论的哲学基础看,马克思生产力学说与其哲学观是一致的。马克思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来研究生产力的,并把生产力看成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与逻辑的起点。因而,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贸易惯例规则是国际经济运动规律及其相应各国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政策演变的结果,从而也是进一步扩大我国对外贸易及其各种形式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快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分工与交换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一、国际贸易惯例规则的基本涵义历史地看,国际(InternationalTrade)或对外贸易(Foreige Trade)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的商品、劳务、技术等方面的交换活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经贸等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