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6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理论研究和论证分析,文章认为,中小企业板实行做市商制度所需的市场体系、投资产品、券商实力、监管水平等条件已经基本成熟,目前应及时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中小企业板推出做市商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2.
与国际接轨,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金融体系,必然要求金融企业股份制改革与上市。我国四大商业银行的股份化改革相当落后,并且有沉重的历史包袱,为此,必须探索新的上市途径。  相似文献   
3.
论金融控股公司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金融控股公司是一种金融组织创新。它便于运用规模经济优势,通过对内部资源的分类、整合、策划和调配,节约了成本,实现了资源利用的优化配置,其目标是公司利润最大化。这种金融组织创新适应了新经济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张志柏  孙健 《金融博览》2001,(11):34-35
官办民营 就是资产管理公司仍保持对资产的所有权与决策权,而将经营权承包给现有的或潜在的投资银行机构等其他中介机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各国金融控股公司(集团)发展的具体研究,我们感到,各国金融控股公司(集团)的发展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其发展模式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兹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国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估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协整、动态最小二乘法与误差修正模型,本文对1953年以来的中国能源消费的收入弹性系数、价格弹性系数与结构弹性系数进行了估计与分析。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化均能对能源消费产生显著影响,但能源价格的影响相对微弱。GDP增长1个百分点将增加能源消费1833万吨标准煤,这与最近6年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吻合地很好。工业在GDP中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将增加能源消费3136万吨标准煤,能源价格增长1个百分点将抑制能源需求813万吨标准煤。过去50年中,经济增长消费了约90%的能源,10%左右的能源被浪费。得到的主要政策思路是:政府要想更大地发挥能源价格对能源消费的调节作用,必须让市场主导能源价格机制的形成;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或降低工业能耗对于实现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27亿吨标准煤的总量控制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能源消费因果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志柏 《财贸研究》2008,19(3):15-21
基于协整、误差修正模型与方差分解,分析我国1953年以来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能源价格、产业结构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不是引起能源消费变化的原因,这可能是由于我国存在着严重的能源浪费造成的;而能源消费是引起经济增长的原因,这验证了我国过去50年高投资、高消耗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近几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再次反映了这一问题。能源消费与能源价格不存在任何方向的因果关系,方差分解结果再次肯定了能源价格的相对外生性,这预示着政府若要增强能源价格对于能源消费的影响作用,必须放开对能源价格的管制,让市场主导能源价格的形成。产业结构是引起能源消费变化的重要原因,因此从产业结构方面入手调控能源消费将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两类融资制度的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志柏 《财经研究》2000,26(3):15-19
  相似文献   
9.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成投资银行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存在由于与中国经济转轨、金融组织体系变革等相联系而具有长期性,因此应该把它的发展纳入到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组织体系建设的大局中考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从事的业务主要属于投资银行范畴,并且其当前的业务发展为其向投资银行转化奠定了基础.考虑到加入WTO和国际竞争的需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向金融控股公司集团方向发展,于是,一个设想中的双赢结局应该是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成这些金融集团的投资银行机构.组建这样四个全能化的金融集团,无论对于我国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建设,还是对于我国应对国外金融机构的挑战,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志柏 《商业研究》2006,(17):113-116
上市公司MBO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博弈过程。MBO能否成功取决于实施方、反对方与主管方三者的博弈策略选择,而每个博弈方的策略选择又受其位置、习惯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国的上市公司构建了MBO博弈模型,并且给出了该博弈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依据博弈模型,对伊利股份MBO的失败和鄂尔多斯MBO的成功就有了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