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7篇
贸易经济   7篇
  201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志玉 《经济师》2000,(1):79-79,102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各级管理部门在本单位、本部门内部因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由此所形成的一整套严密的控制机制。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起着协调、制约、控制作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合规性、合理性以及经济效益的好坏,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可靠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校办企业的内部控制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教育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统一部署建立的,目的在于帮助校办企业规范其经营活动,不断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校办…  相似文献   
2.
张志玉 《商业研究》2004,(24):84-85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都会造成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遵循“谁污染谁治理 ,谁开发谁保护”的思想 ,企业必须担负起对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责任。传统会计不能充分反映有关环境方面的信息和企业应负的环境责任 ,因此 ,环境会计应运而生。环境会计不仅把企业与环境联系在一起 ,正确核算企业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的绩效 ,而且对企业在环境方面的贡献也要作出评价 ,既要评价企业的经济目标 ,同时还要评价其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3.
高校各中层干部因职责不同离任审计内容也不同,在审计中应采取检验书面资料,检查审观实际,检查客观实际的方法,在审计中统一认识,完善制度,理顺关系,统筹安排,做好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4.
张志玉 《经济师》2000,(12):94-94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一 )内部原因1、领导人法制意识淡薄。有些单位的领导本位思想严重 ,在不当利益驱使下 ,为了自身的利益或小团体利益 ,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 ,指使会计人员造假 ,人为地制造“厂长成本”、“经理利润”。在“官出数字 ,数字出官”的大气候中 ,为了论功请赏获取荣誉 ,在企业流动资金主要靠银行贷款的现实中 ,为了骗取资信获得贷款等就虚增收入隐瞒成本 ,从而虚增利润 ;为了少交税收 ,为了防止“树大招风”或为了“以丰补欠” ,在效益好的时候 ,虚报成本 ,隐瞒收入和利润 ,人为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2、会计人员素…  相似文献   
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将对现有很多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审计也同样深受影响.因为会计行业将会受到极大影响,从而使审计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特别是对审计线索、审计证据、审计方法、审计内容的影响更大,而这些影响又将波及到审计风险控制.这一系列影响又给未来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促使审计工作者冷静思考:针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6.
张志玉  朱晓云 《经济师》2001,(12):102-103
文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高校校办企业财务收支真实性审计进行了详细论述 :高校校办企业财务收支真实性审计的重要性 ;真实性审计的做法 ;审计的重点与对策以及对校办企业财务收支真实性审计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张志玉 《商业研究》2003,(24):159-160
会计报表作为一个信息源 ,是很多会计报表使用者重视的资料 ,而现有的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却有着很多的局限性 ,不完全符合客观实际 ,不能做到及时互动 ,不能反映现在及未来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8.
浅谈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对于落实领导干部责任,检查和监督领导干部正确行使经济责权,提高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志玉 《经济师》2000,(5):72-72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为确保实现其既定的各种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 ,是为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种机制。它是企业内部一种自我约束的机制。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管理和会计记录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因此 ,高校内审部门应加强对高校校办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通过对校办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 ,可以进一步促使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高校校办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内容1、组…  相似文献   
10.
张志玉 《北方经贸》2000,(4):125-126
我国内部审计,是伴随着1983年国家建立审计制度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十几年来,在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经过广大内部审计人员艰苦努力,内部审计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内部审计在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中,已成为一支生力军.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广泛开展的内部审计,给各行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不少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已成为部门、领导的得力参谋和助手.高校内部审计也不例外.原国家教委于1990年发布了<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从此高校内审工作开始起步发展.原国家教委又于1996年6月22日以第24号令的形式发布了修改后的<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它是在新形势下,根据<审计法>,对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任务和作用,教育内审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教育内审工作的领导体制、机构设置及其职责和权限、审计人员的配备及其权力和义务、教育内审工作的领导体制、机构设置及其职责和权限、审计人员的配备及其权力和义务、教育内审工作程序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对教育内审工作作了全面指导和规范.从而使高校内审工作有了更为明确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