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唐璐  赵静  张忠训 《科技和产业》2021,21(5):210-217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乡村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九龙村乡村旅游服务质量进行测量.研究表明,九龙村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综合得分为3.7044分,介于"一般"和"满意"之间,其中旅游支撑系统、旅游服务得分相对较低,突出体现在旅游景区的文娱设施建设、获取旅游资讯便捷性、娱乐活动丰富性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在乡村旅游服务品质提升的背景下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强化民俗体验,丰富娱乐活动;"旅游+"融合发展,培育旅游业态;挖掘文化内涵,营造文化氛围;建立智慧网络,提升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2.
利用创造性破坏模型对西江旅游商业化发展的演进历程进行研究,通过利益相关者博弈分析,总结出西江商业化发展控制的内在规律。得出结论即地方政府部门作为利益相关者群体中的核心,其预见性措施决定了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商业化发展的演变路径,且政府的干预措施是控制商业化发展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模式,是提高非物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水平的重要路径。采用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分析法、Moran′s I指数分析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结构特征、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①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较少,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占主体。传统音乐、传统手工技艺、曲艺、传统舞蹈是重庆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的主要类型;传统手工技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民俗是市级项目的主要类型。②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整体上呈南多北少、总体分散和"中心—外围—两翼"递减的分布格局。③基于结构类型和空间特征,提出中心外围区、两翼地区"基础+发展+提高"不同组合;国家级+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相结合、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相结合、社区参与旅游等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