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4篇
农业经济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后5到1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随着各项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和法制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和我省在计划、投资、招投标、西部  相似文献   
2.
“十五”期间,吉林省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各项改革逐步推进,以规划、项目、改革和评估为主要着力点的社会发展工作机制趋于完善,为“十一五”社会发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各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最新结果显示,目前,吉林省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全国排名第11位,比上年上升了1位,位居全国中上游水平。  相似文献   
3.
大豆是吉林省三大主要作物之一,是人民膳食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畜禽饲料中重要的蛋白源,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近几年,由于受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大豆及其副产品严重不足,影响了畜牧、加工、外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困扰与出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村开始进入由温饱向小康转变的新阶段。同时,农村经济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流通不畅,加工滞后和效益不高等,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进程。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省委确定了从1992-1991年农村经济登上新台阶的自标,农业总产值三年平均增长5.3%,乡镇企业产值翻一番,第三产业产值增长1.1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52元,任务更加艰巨。面对新的阶段,新的问题,新的目标,新的考验,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势在必行。多年来,我省农副产品反复出现的"卖难"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流通不畅是原因之一。主要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不足到温饱,由温饱奔小康,消费追求在不断变化。而我们的农产品生产、流通还没突破旧的格局,有  相似文献   
5.
6.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白山市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综合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等战略机遇,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突出思想大解放、经济大转型、发展大提速,牢牢把握"发展"和"民生"两个关键,着力实施"三动"战略,统筹推进"三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计划目标,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预结算审核工作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就针对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别进行了分析以供工程预结算审核工作的人员参考。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几年来,吉林省利用玉米资源发展经济取得很大成绩。不仅加强了玉米生产基地建设,促进了玉米连年增产,而且还加快了玉米加工转化。为了把玉米作为全省经济发展支柱产业抓好,现提出如下几点看法:一、吉林省玉米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一)玉米生产基地已初见成效。我省地处松辽平原,是著名的生产玉米地带,经过多年的努力,玉米生产基地已初步建成,并发挥出增产的潜力。"七五"期间,全省粮豆播种面积比1978年减少204.3万亩,但玉米面积增加810.4万亩,产量增加707万吨。近几年,全省玉米产量稳定在1400万吨左右,1990年达到1529.6万吨。"七五"以来,每年玉米产量、人均占有量、商品量及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二)建立了德大、黄龙、新源等一大  相似文献   
9.
大型灌区不仅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基础作用,还带动了与农业相关的其他产业的发展,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灌区的建设与改革,对增加农民收入,稳定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我省大型灌区多建于70年代以前,工程老化失修,长期带病运行,很多工程和机电设备需要更新改造。许多大型灌区的运行机制与管  相似文献   
10.
去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从全国来看,加入WTO的效应逐步显现,外商投资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为外商提供了可持续发展条件。利用外资在过去两年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