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6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徐天祥  罗丹  陈洁 《经济师》2002,(1):44-45
债转股能否成为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的有效方案 ,关键在于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运行机制是否完善。文章对债转股的运行机制作了分析 ,并根据我国的国情 ,分析了我国债转股运行机制的特珠性。同时 ,还针对我国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完善债转股机制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农业投资比重面临不断下降的形势下,本文考察了1985-2002年间我国农业投资对农业产出增长的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农业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业投资对我国农业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农业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二者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是现阶段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是实现二元经济向现代一元经济的转化.这一转化的实现需要理论指导,评析二元经济理论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二元经济转化的理论前提.文章对二元经济做了一定的评析,分析了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及危害,并提出了走出二元经济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与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以山东省为例,分别构建城市化与人居环境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数学协调度分析方法对两个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得出结论为山东省1996—2007年城市化与人居环境总体上处于优质协调状态,但是发展不均衡,由此提出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浅析"因教致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教育费用上升使得农村子女接受教育的成本日渐增大,农民因子女接受教育而担上沉重的担子,由此产生"因教致贫"现象.文章旨在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就"因教致贫"产生的原因加以概括并简要陈述政策建议,以期对解决"因教致贫"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一.乡镇企业发展初期的产业结构特征 改革之初,短缺经济所导致的需求旺盛是成功的市场基础。供不应求的市场状态减小了市场风险,使生产者可以避免产品销售的难题。这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机遇。这一时期,乡镇企业在产业结构方面,有这样几个显著的特征: 第一,新中国前30年向重工业高度倾斜的超工业化发展模式越过了轻型化时  相似文献   
7.
徐天祥  田红 《经济地理》2004,24(6):768-771
发展是有外部性的,既有正外部性,也有负外部性。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且差距的扩大就是发展负外部性的表现,区域经济一体多样化中竞争与合作良性互动关系就是发展正外部性的表现。文章以济南市为例,探讨了区域发展中当存在发展外部性时,一个地区如何取得区位竞争优势,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的现实问题,这对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波士顿矩阵理论用于企业业务组合分析与决策,通过分析产品的相对市场份额和市场增长率以确定产品发展潜力。采用改进的波士顿矩阵理论对山东省规模以上国有工业进行了定量分类研究,确定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4个产业作为山东省规模以上国有工业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期的主导产业,并加以分析总结各类产业的特点,为山东省国有工业产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鲁苏两省的碳排放进行比较分析,通过《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计算方法,重点比较山东省和江苏省2000-2008年碳排放总量、人均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和行业结构排放。结果表明,第二产业对碳排放有很大影响,并都占据产业很大份额,通过转方式,调结构能提高碳减排效果并对山东、江苏高排放现状提出减排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兼业背景下贫困地区农户资源配置的特征与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行为具有多重目标。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追求收入最大化成为农户经营的主要目标。对贫困地区农户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由于不能够从小规模的农业生产中获取足够多的收入来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贫困地区农户从事非农生产活动的现象非常普遍,非农活动进而影响了农户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资源配置。随着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多和非农收入比例的提高,样本农户专业化生产没有得到发展,农业生产投入的积极性并没有随之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因此,在目前资源和制度条件下,非农化过程很难有效提升贫困地区农业部门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