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自1983年戈尔丁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中国人便对他的作品,尤其是《蝇王》给与了很大的关注。但值得注意的是,一直以来,文学界对戈尔丁《蝇王》的解读,大都停留在对人性善恶这一问题的分析与解读之上,并没有就此更进一步展开分析。但本文认为,人性善恶是个复杂而客观的事实,因此仅仅作人性善恶这样的分析也就没有多大的意义,认为人性善恶的解读并不是该小说的主题,而反对工具理性、呼唤人的情感和良心的回归才是作者通过这部小说所要表达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康拉德小说中的东方人形象是康拉德人以西方为主体、东方为客体而建构出来的他者形象,其中充满了对东方"他者"的偏见和歪曲。本文试从东方主义、话语权利等方面分析了康拉德短篇小说《卡伦》、《礁湖》、《因为美元》中存在的殖民话语和思想,并指出在学习和研究康拉德小说的同时应注意从我们的立场去甄别和判断,不能全部肯定或否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