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4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专利质押贷款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在政府的积极参与和相关政策的激励下,上海市企业专利质押贷款多年来保持持续和快速发展。本文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2008—2012年专利质押合同登记信息,从专利、出质人和质权人等角度对上海市企业专利质押贷款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实证分析,总结了上海市企业专利质押贷款的发展特征和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2.
浅谈出口型中小企业转型——基于“微笑曲线”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微笑曲线"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出口型中小企业的现状,阐述单纯遵循"微笑曲线"理论勉强向研发或销售端转型,中小企业可能会陷入新的困境。为此,本文提出更翔实的"微笑曲线",建议中小型企业"迂回发展",以期能为身处困境中的中小型企业主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固有上市公司经营者收入增长迅速是否合理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认为:第一、国有上市公司经营者岗位的获得中多数没有获得物质资本的许可,经营者的收入也是在力量失衡状态下获得的,面对经营者收入迅速增长,人们有理由进行质疑.第二、从绩效来看,经营者收入每年增长迅速,而企业效益和企业规模却没有逐年明显增长;从治理模式来看,经营者收入与工人收入的差距倍教要高于他们的贡献比;经营者收入增长存在事实上的不合理.最后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利率互换利率风险管理良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企业R&D外包的动机与风险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企业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许多企业把自己的一些重要但非核心的资源、业务开发交给外面的企业来完成。而且,随着外包业务的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其核心业务比如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业务部分或完全外包给其他组织。本文分析了企业研发外包的动机和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借鉴已有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评价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模型对中国31个省区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基于因子得分及排名做出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各区域不同省份生态文明建设差异较大,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相对较好的省份大多位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相对较弱的省份大多位于西北部地区和部分南部地区。最后为推进中国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我国大多数地方政府实施专利费用资助政策以来,确实提高了专利申请量,但同时也带来了受资助专利质量差、专利成果转化能力弱、资助政策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基于对中国科技政策实践的重要考虑,为加快推进专利成果产业化,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在比较研究北京市和江苏省专利实施资助政策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资助专利实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收集整理了1160条专利之星系统收录的2009年-2012年全国专利质押融资数据,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了专利直接质押和专利间接质押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模型回归,研究了各变量对专利质押融资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励政策和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对专利质押融资模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专利数量、专利权有效年限、企业年龄和企业规模对专利质押融资模式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企业年龄和专利权有效年限负向调节激励政策与专利质押融资模式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2008—2012年期间148份上海专利质押合同登记信息,利用对数线性模型对企业注册资本、成立年限与企业专利质押贷款合同数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年限短、注册资本少对企业专利质押贷款合同数存在显著的负效应,政府应适当调整目前政策以提升它们获得贷款的数量和比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日本经济产业省和筑波大学研究中心最近对日本大学衍生企业的年度调查数据等资料,分析了日本大学衍生企业的发展背景、现状以及规模、行业分布等特征,并结合我国大学衍生企业的实际情况,总结其对我国发展大学衍生企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