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西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 ,实施绿色农业战略是中国 2 1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对绿色农业基本内涵及山西发展绿色农业的必要性认识的基础上 ,分析了山西发展绿色农业的现实基础———资源优势和制约因素 ,并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对各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国家、地区间的竞争更加依赖于各自的比较优势。文章结合比较优势理论,深入分析了由于贸易流通所引起的各种环境问题,提出了环境比较优势理论,意在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环境优势,分析国际贸易的环境影响,避免环境问题的再度恶化,使世界经济贸易向健康、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米俊  曹利军 《商业时代》2007,(2):42-43,45
企业是具有生命特征的开放性人造系统,企业的成长也表现出生命体的特征。企业的成长历程是组织结构不断演进和优化的过程.组织结构的演进和创新是克服企业成长危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延长企业寿命的重要途径。组织结构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问题也不相同.因此,企业在成长中应结合各个阶段的实际情况对组织结构的创新进行有效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该文利用“拉姆齐定价法”分析了我国阶梯电价改革方案,通过比较改革前后生产者剩余及消费者剩余,分析了电价改革对社会总福利的影响。在肯定了阶梯电价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之上,给出自己的建议,将阶梯电价与分时电价结合,以保证电价改革引起的社会福利的无谓损失降至最小,尽量保证消费者利益不受影响,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应急供应链模式,不能保障应急状态下有序地完成救灾物资的供应和生产,也不能保证救灾物资的筹措、储存、运输和及时补给。因此应在政府和物流动态联盟之间,插入物流服务集成商的角色来联系政府和物流动态联盟,以解决上述问题。以此为基础,利用FAHP模糊层次分析法和VP多目标规划的方法,通过整合应急供应链上政府、供应商、制造商对于物流集成商的不同要求,从而进行应急供应链中物流服务集成商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7.
地表水环境容量是区域工业经济发展所必须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受气候和地形的综合影响,地表水环境容量的空间分异明显。然而,多年来由于对此缺乏科学的认识,某些地区在工业生产力布局中未能考虑水环境容量的约束作用,致使地表水环境容量资源被超负荷开发利用,水质污染严重,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而另一些地区,则容量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未能合理挖掘其经济潜力。因此,深人分析地表水环境容量资源与工业生产力布局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容量资源的空间分异规律,指导工业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对指导经济与…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用人单位对应聘者英语水平的要求情况,结合目前高职英语课程设置的状况,提出了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的可行性建议。为使高职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达到用人单位的需求,应引入多元化英语测试体系,采用"1+X"课程设置模式,积极推广职业英语。  相似文献   
9.
环境比较优势及其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污染转移的风险、途径及国际贸易和投资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在充分肯定比较优势理论对国际贸易和投资的重要指导作用的前提下,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在解释环境与发展问题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即只关注眼前的、狭义的经济比较利益,而忽视了长期的、广义的社会生态环境效益,掩盖了交易中的环境外部性问题。最后,对污染转移的经济理论基础——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环境比较优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  相似文献   
10.
虽然全球可持续发展已为各国政府所共识,但迄今它的实现存在着重重困难。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特别从全球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共同发展的理相目标与当今人类社会发展分裂的矛盾与冲突出出发,分析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