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3篇
经济概况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论高等教育改革的就业取向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与生产取向模式、人才质量取向模式和就业推销取向模式的比较中 ,阐述了就业取向模式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提出了以毕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构为突破口、以学科专业的适应性调整为战略主线、以课程计划的市场跟随为战术基础、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适度干预为调控器的就业取向模式建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2.
农业技术创新农户采纳行为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方长 《生产力研究》2004,(2):42-43,46
农户对农业技术创新的采纳行为既具有决策过程的阶段特征 ,又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在受到社会文化相容性影响的同时 ,还会受到来自人际网络链中观念领导力量的关键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3.
和谐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要素之一。以《论语》为基础,阐述了儒家和谐思想的基本内涵,从个人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方面分析了儒家和谐思想的维度,在此基础上,从个人、社会和自然三个层面初步探讨了儒家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当代社会,和谐有助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构建稳定祥和的社会秩序,有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文化层面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化——网络文化,并且网络文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迅速的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过互联网传播文化,进行思想的自由交流,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以及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其基本要义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坚持对主流文化的坚守与自信,既顺应时代潮流又不迷失方向,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教学、科研以及企业三个层面,认真探讨了传统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存在的种种误区,以便为今日产学研合作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任重道远,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和积极性,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科技创新服务中的功能。这些功能主要表现在农业龙头企业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进步;实现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和校企双赢;推进科技创新平台的建立和完善;成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补充力量;作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时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就新形势下中国的宗教管理问题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论断,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了中国社会主义宗教观,指导了新时期中国的宗教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朱方长  王奎武 《生产力研究》2007,(13):24-25,108
探讨了农村民间科技服务组织的制度根源,对合作社型和龙头企业型两种民间科技服务组织制度安排的绩效进行了较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发展农村民间科技服务组织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9.
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对于提高企业乃至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企业来说,要在国内外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关注教育、参与教育,使教育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各类人才,并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和科研成果;而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同样面临着生存、发展的一系列竞争问题,他们必须与企业积极接轨,才能使培养出的人才真正满足社会的需要,此外,学校教育是一种公益性事业,其各种教育、科研经费的筹措都需要企业界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李静  朱方长 《企业家天地》2010,(12):192-193
科学发展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一切社会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要求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实现国民经济有好又快地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