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8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中国政府间财政分配制度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结果,当时制度建设的目标是中央财政收入比例为60%.这一比例的理论依据来自国际比较.本文以德国,美国联邦财政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比例,公共支出任务划分,发债权安排比较为基础,证明了以中国中央财政收入60%比例作为中国政府间财政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之缺失.  相似文献   
2.
行政区划与地方财政体制:几个相关的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以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财税体制和行政体制,分析了行政体制与财税体制相分离的情况,指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财政效率的办法,并在此基础上批评了试图重新划分行政区划来提高财政效率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瓦格纳法则为理论依据,对无锡、苏州和宁波三市财政收入与GDP增长关系,及差别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国际数据比较,提出三城市财政收入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基本适度的结论。论文最后分析了经济发达地区人民税负痛苦与福利感觉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德国国有企业私有化的原则、方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秋霞 《开放导报》2005,13(2):48-57
德国国有企业私有化是为了建设社会市场经济的基础,无论是西德还是东德都必须遵循这一基拳原则;国有企业私有化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颤在公开的法律程序下公平实施,有专门机构指导监督,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和不同形式的资产应采取不同的方法,这些经验值得我国国企改革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以中央财政收入占总财政收入的60%为改革目标,导致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的经常性调整,这不利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应该借增值税转型为契机,对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进行改革.改革方案的基本内容为:以中央财政收入占总财政收入的30%为基本目标,以增值税平衡基金为地区间横向财政平衡工具,成立政府间财政关系协调委员会,以协调财政平衡基金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瓦格纳法则为理论依据,对无锡、苏州和宁波三市财政收入与GDP增长关系,及差别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国际数据比较,提出三城市财政收入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基本适度的结论。论文最后分析了经济发达地区人民税负痛苦与福利感觉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该文介绍了德国社会保障住宅分配制度的发展过程:从政府限制房租,到提供实物住房,最后以提供货币补贴为主。主要经验是降低制度成本,保证公平和提高受助家庭自由度。教训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住房,长期以后容易管理不善,成为地方财政负担。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中国保障住宅分配的建议。主要政策工具应该是住房补贴,受助人群应该包括有子女的农民工家庭。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相似文献   
9.
朱秋霞 《北方经贸》2012,(11):63+69
市场经济在某方面可以说是法制经济,也可以说是合同经济。当代社会的大背景下可以说当今的社会就是一个合同社会。企业经营的成与败与合同的管理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要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健全企业合同管理的组织和制度;大力推行建设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一向重点关注"三农"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帮助农民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使农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了,近几年出台的金融惠农政策帮助农民实现了收入的增长,加速了中国农业的发展.然而,目前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存在很多不成熟的问题.文章从农村居民收入现状和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出发,分析互联网金融帮助农民增加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