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篇
农业经济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章认为,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和使用的制度安排,是被人为建构出来的,其重要建构者之一就是国家。国家主要通过两个环节完成这一建构行为:一是产生新知识,可能是直接生产或委托其他机构(例如大学);二是将新知识产品化、产业化,主要途径可能是直接生产、组织现有生产部门扩张生产或通过政府采购使企业有盈利动机进行生产。文章通过二战以来美国政企关系互动的简要回顾,以主要产品、产业为案例,描述了国家通过知识的产生和知识的产品化/商业化来培育产业和市场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自2014年以来,中央及各级政府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出台了大量政策,以鼓励和支持创新型创业。创新型创业,往往需要参与者拥有一定水平的知识或技能。基于2012年、2014年、2016年全国劳动力动态调查个体数据,在政策范式转换背景下检验劳动者技能对其创业选择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不同技能类别的差异。结果显示,“双创”政策对于劳动者创业具有促进作用,但有技能的、技能水平较高的劳动者并未受到充分激励,其更倾向于受雇而非创业。由此,为了真正驱动经济创新转型,国家应当为有技能的劳动者开展创业活动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支撑条件,从而有效激励创新型创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对经济转型中创新要素作用认识的加深,使得创新活动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热点和政策焦点。知识产权立法的目的是促进研发资金投入,但如何顺利实现该目标,一直是学术界的热门议题。部分学者认为专利保护应当与国家特定发展阶段相适应,而我国现阶段制度调整是否有效促进了创新活动值得商榷。基于2002-2014年全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对影响各地研发投入的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虽然2008年知识产权法修订进一步明晰了产权、加强了专利保护,但相对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中央科研项目投入情况、高科技企业主营收入情况等其它因素而言,知识产权法的修订对各地方研发投入的影响并无正相关性。该结果表明,创新是系统而复杂的活动,专利保护立法应与特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在现阶段需要配套性的政策措施才能更好地促进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