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李广信 《商场现代化》2005,(33):163-164
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实践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现阶段应当与时俱进地看待按劳分配原则,科学地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李广信 《经济师》2002,(10):260-260,262
追求现代化的进程 ,仅有热情是不够的 ,还要有务实的态度 ,建设现代化必须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无论从现代化的客观标准 ,还是从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 ,我们距现代化都有很大的差距。内生性的现代化原动力尚未建立在新的平台之上。现代化的实现必然是整个社会处于良好耦合状态的结果。实事求是地对待现代化问题 ,将更有助于我国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其实践过程中的一个目标错位,在于忽略了劳动者对劳动力的所有权,未能使劳动者成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没有真正反映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特征,是资源配置低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公有制的创新应当确立劳动者的主体地位,界定、保护其相应的产权及交易关系,形成经济的高效率和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实践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现阶段应当与时俱进地看待按劳分配原则,科学地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市场产权关系多元化和劳动关系市场化的进程,使非公有制经济劳动关系问题逐渐凸现为普遍的社会经济问题。社会主义务件下劳动关系的实质是劳动者的经济权益问题。劳动者经济权益的现状有其必然的成因。在目前劳资双方力量非均衡的条件下,政府必须加速推进劳动关系的法制化和契约化,以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试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中最深层次的内涵,作为人类精神层面的两个维度,二者是一种辩证统一的相互交融的关系。然而,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在客观上造成了二者的分离,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加强两种精神的培育和融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