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8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2篇
经济学   27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标准化发展的趋势和选择近20年来,随着国际贸易和科技文化交流活动的不断扩大,以现代信息、通讯、生物、海洋等领域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而来的生产、消费全球化,对国际标准的需求日益增长,采用国际标准,或者说是标准的国际化或标准的国际趋同,已成为全球普遍发展的趋势。1980年生效实施的《贸易技术壁垒协定》(GATT/TBT)(又称标准守则),更促使标准趋同活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制定本国标准,已成为WTO对各成员的要求。GATT/TBT协议中规定了世界各国和…  相似文献   
2.
企业的环境责任与环境绩效评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谢芳  李慧明 《现代财经》2005,25(1):40-42
企业相关的利益团体越来越重视企业的环境责任。环境绩效评估系统可以通过企业经营者、投资人与政府等相。关利益团体的不同角度,以系统的和整体的方法体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架构。本文探讨了环境绩效评估的意义和方法,分析了环境绩效评估对企业环境责任实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系统之构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生产活动是物质在经济系统内部以及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流动的前提和基础,产业系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和技术手段。循环经济的关键在于建立起促进物质、能量高效循环和流动的产业生态系统,研究产业生态系统的意义、内涵特征和实施原则,是构建循环经济和产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4.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标准的演进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的是环境绩效评价标准的演进及整合过程:从最初的单一环境绩效评价到生态效益再到包括社会责任层面的可持续平衡计分卡。通过从经济、环境和社会责任的不同角度.对整合后的环境绩效评价标准以系统和整体的方法体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架构。  相似文献   
5.
加强物质流分析和调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资源环境与物质流的关系,分析了物质流与循环经济理论的关联。指出目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物质流分析和调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物质流分析和调控、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熵律、生态平衡与环境资源合理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类对环境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是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而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既要遵从经济规律,又要遵从自然规律.本文从制约环境资源状况的两个最基本的自然规律--滴律和生态平衡规律出发,探讨环境资源合理利用的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8.
朱红伟 《魅力中国》2011,(6):206-206
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是新形式下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本文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出了贯彻美育教学原则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简单的事重复千万遍就变成了不简单平凡的事做了一辈子就变成了不平凡8月19日11时30分,北京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之时,昊华骏化集团有限公司设备部副经理马运提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年仅54岁。公司董事长汤广斌——这位从不落泪的钢铁硬汉子闻之泣下如雨。公司总经理谭建一——这位勇闯市场的铁娘子闻之竞然痛  相似文献   
10.
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已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新潮流。本文就为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如何将生态经营战略纳入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进行了探讨。同时,指出企业要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同,制订出不同的生态战略以及如何明确具体的经营策略,选择适当的指标来衡量和监控企业的生态战略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