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两权分离理论”的有关问题——类型和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研究。文章认为,两权分离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存在于前资本主义时期的所有权与单纯使用权的分离,一种是产生于社会化商品经济阶段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商品经济是两权分离类型更替的原因,但却不是两权分离的原因,两权分离的真正原因是所有者所有的生产资料与所有者自己直接把这些生产资料组合为现实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明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在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上的重大突破。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因此在竞争问题上,《决定》同样给了我们许多启迪,促使我们对竞争进行新的理论思考,进一步提高对社会主义竞争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基本理论建设的角度,对市场疲软问题进行了两个方面的理论思考。一是市场疲软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四个理论原理的正确性。再一个是从四个方面对启动市场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总结。通过以上两个方面,推动相关的基本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4.
经济合同是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的一种有效形式,它对保证企业适当的自主权,加强经济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自觉利用经济规律,促进生产专业化协作,提高劳动生产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凡在经济改革中,敢字当头,勇于创新的地方和企业,都尝到了实行合同制的甜头,积极加以推广。但是也应看到,要推广合同制,就要冲击小生产的习惯势力,就要打破纯粹行政管理的条条框框,阻力还是不小的。同时,真正把合同制搞起来,也要为之创造必要的条件。本文拟对社会主义经济合同制作一些初步探讨,作为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智移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技术不但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逐渐掀起了新一轮产业变革,促使各行各业的生产和管理方式更加多元化、高效化,这也就意味着未来高校财务管理必将朝着信息化、智能化持续迈进.财务报销作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字化、智能化研究在推动高校财务管理高质量发展方面起...  相似文献   
6.
7.
对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时间意识和时间行为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引起多方面的变化,本文以时间是什么作为切入点,结合市场经济的有关特点,在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时期比较中析人们的时间意识和与此相联系的时间行为发生的变化,并提出促进变化的后续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对价值实体理论进行了深层探讨。作者认为:(1)传统的价值源泉理论与现实的矛盾表明:传统的价值源泉理论存在缺陷,必须发展完善;(2)传统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力”是“自然人”的劳动力,是不科学的;严格或科学意义上的劳动力,只能是“社会人”或“经济人”的劳动力;(3)商品价值是由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共同创造的,这是变革“劳动力”概念的必然推论;(4)“价值共创理论”的确立必然导致“价值共分理论”,从而为收入分配提供了新的模式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如果只从商品经济关系一面去看竞争,或者只从所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关系一面去看竞争,都难以对竞争得出完整的、全面的认识。正确的方法是应当从商品经济关系和以所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整体结构即复合体上考察竞争,本文正是应用这种方法考察了竞争的一般特征和社会主义竞争的特点。另外作者还就社会主义企业的竞争战略进行了构思,认为一个企业的成败如何虽然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关键在于企业有若干精明强干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10.
论经济机遇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机遇已经成为人们经常谈及的话题.作者对经济机遇的涵义、经济机遇的主要特征、经济机遇的基本行为原则及其落实等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作者对有争论的投机倒把问题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应把机遇行为和投机倒把行为正确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