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发行文登市支行在抓安全保卫规范化建设工作中,达到“四到位”,取得了显著成效。一、组织领导到位,努力把好“四关”该行首先成立了以行长任组长的“三防一保”领导小组,把保卫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奖惩。在领导分工上,行长为安全第一责任人,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办公室主任全力抓,保卫干部具体抓,各部室配合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其次,层层签订责任书,每年坚持  相似文献   
2.
企业合同管理流程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同管理是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重要环节,合同管理问题不仅仅是法律问题,更是一个管理问题。合同管理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逐渐成为合同管理的主流,现行合同管理制度在新形势下遇到了各类新问题,本文通过合同日常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合同管理流程的基本要求,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单一的运输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发展多式联运能够扬长避短,不仅可以降低物流运输的成本,还有利于节能减排,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本文从河南省多式联运协调发展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收集河南省2013-2017年相关数据,运用耦合模型对河南省公路、铁路、航空的发展水平及协调度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多式联运的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从中度失衡逐步向勉强协调转变。最后从加大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推动建立多式联运协调机制、强化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多式联运信息化建设这几方面提出建议,从而促进河南省多式联运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应对气候变化,世界各国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作为重要任务和工作。构建碳交易市场,允许企业在碳市场进行买卖,可以促进企业减少碳排放,从而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碳减排起到激励作用。本文结合中国碳市场运行环境,构建双寡头企业生产约束下的一般均衡模型,分别对碳配额政策及补贴政策给企业生产经营决策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并通过数值算例分析社会福利最大化情形。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双寡头企业在生产减排博弈过程中,依据各自边际净化成本倾向不同,会产生较大的净化减排量差异,边际净化成本倾向和净化减排量成反向变动。第二,在补贴政策下,企业受到政府补贴激励,会促进其提高自身减排能力获得补贴收益,且寡头企业间的净化水平竞争有利于提高行业整体净化水平。第三,碳配额政策对社会总体福利更优,而补贴政策将使企业获得更高产量且总体净化减排量更高。  相似文献   
5.
案情简介:某粮油贸易公司(以下简称甲方)将其所收购的1万斤小麦存放在某仓储公司(以下简称乙方)的库房,双方签定了仓储保管合同。而后甲就该批小麦向A保险公司投保企业财产保险。乙方基于对该批小麦的保管权,就该批小麦向B保险公司投保企业财产保险。在保管期限内,仓库发生火灾,甲方在乙方仓库存放的小麦未能幸免,损失过半。该事故属于保险责任,而且,事故发生时间在两个保险合同的有效期限内。  相似文献   
6.
虽然世界贸易组织WTO一直竭力地促进世界各国自由贸易,但是WTO不并是对所有的措施都排斥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是当今WTO框架下所允许的,这三项措施是在本国遭受损害或损害威胁的时候通常采取的措施。三者之间又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对三者的把握有助于我们实际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当一个大型金融机构濒临破产时,政府也面临着一个两难的抉择:救或不救。救,则坚定了金融机构"大而不倒"的信念,并且引发更严重的道德风险;不救,其结果可能是整个经济陷入衰退。在面对这个问题时,救是政府的一般选择,但更应该重视救后的金融监管以减少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8.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2010年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就业形势比往年有了一定的好转,外汇储备也有增加,但是对于物价的控制,中国政府却面临着严峻的困境。近年来我国物价上涨的趋势非常明显,尤其是消费品的价格,出现了"糖高宗"、"蒜你狠"等新兴名词。  相似文献   
9.
自2005年以来,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和数量急剧增大。中国企业对外脚步的加快也与其动因密切相关。本文在分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流理论的基础之上,从国内外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相似文献   
10.
寿险保单退保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静 《上海保险》2001,(7):32-32,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