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由于长期以来国内研发资本投入的不足,海外研发资本流动带来的技术扩散一直都是中国获取TFP增长的重要渠道。然而,已有的研究都建立在国际技术均匀扩散的基础上,与国别间技术吸收程度和水平存在差异性的现实相悖。本文则考察了中日两国在技术引进、外贸外资等渠道上吸收技术扩散的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检验技术非均匀扩散的存在性及其对TFP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均匀技术扩散客观地存在于中国和日本对海外研发资本的吸收中,这主要和本国技术水平以及本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位置有关;此外,实证结果表明本国研发资本并不构成对中国TFP增长的有效影响,高技术产品进口则是最重要的增长来源,相比之下,日本则主要依赖于本国自身研发水平的积累。最后,本文基于理论和实证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技术非均匀扩散的技术进步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FDI流入与服务业市场结构变迁——典型行业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国加入WTO承诺的履行,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大大提高,外商对我国服务业的投资出现了持续和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同时,服务业市场结构的变化也是有目共睹的。本文对代表典型市场结构的三个服务行业(零售业、银行业和保险业)进行比较研究,认为,FDI是决定中国服务业市场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对于三个不同的行业而言,作用的方向和强度也有显著区别。本文分析了可能的影响因素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量持续上升,但大部分流入了沿海开放地区。本文尝试从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的角度,分析长三角地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数量如此之大的原因,以求从中得出外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另一影响因素——产业集聚,从而为如何吸引外资、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衡量城市化与工业化比较水平的新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回归分析,分别确定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特征指标,即建筑业产值和机械工业产值。并以此构建衡量城市化与工业化比较水平的指标,即建筑业产值与机械工业产值的比值。进而使用该指标对中国及其他部分国家的现状做横向的比较,发现中国城市化相对于工业化的水平较其他国家滞后。同时对中国纵向的发展分析发现,城市化与工业化比较水平波动较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影响中国纺织品贸易因素的Granger因果检验和线性回归,分别得出了入世前后影响中国纺织品贸易的决定因素及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在入世前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主要影响因素来自产品的质量层面,入世后则转向数量层面,而且对劳动力要素的依赖程度在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6.
海外研发资本对中国技术进步的知识溢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基于知识驱动的内生增长模型,对Coe和Helpman的研发溢出模型进行推导和扩展,并将进口渠道拆分为消费品进口和资本品进口进行比较分析。其次,选择了占世界研发资本近80%的24个国家作为海外研发资本的来源,度量了海外研发资本的存量,按照各个渠道的权重计算得到各自的知识溢出效应。最后,运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海外研发资本对中国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外商在华投资渠道的不同,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存在显著的差异。本国R&D资本积累和资本品进口,对中国技术进步具有较显著和较强的正面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商在华R&D直接投资次之,消费品进口、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引进合同的作用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