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篇
经济学   3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集中就业对促进我国残疾人就业发挥了巨大作用,而集中就业政策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对从优惠幅度下降、认定标准不利于福利企业的发展两个方面剖析了我国残疾人集中就业政策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期对完善我国残疾人集中就业政策起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福利三角"理论是现代社会政策研究的重要范式,其也可运用于经验研究。本文基于"福利三角"理论视角,从个体差异、企业特征、制度保障三个维度,利用南开大学"2013年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对策研究问卷调查"数据,对流动人口社会保险可及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在个体特征方面,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等对流动人口人力资本具有关键影响的因素,企业性质、行业类型等企业特征,劳动合同、合同协商、工会等制度保障因素对流动人口社会保险可及性具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应提高流动人口社会保险可及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生代流动人口面临较大的婚恋压力.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南开大学“2013年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对策研究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多维度揭示新生代流动人口婚恋状况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对其婚恋状况具有显著影响,新生代流动人口婚恋状况面临性别差异、年龄压力、教育负担等.而职业类型、月平均收入等代表经济状况的因素对其婚恋状况仅仅具有弱势影响.住房产权、居住质量等住房条件因素则对其婚恋状况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然而,家庭成员则会给其婚恋状况带来压力.朋友中的本地人数量等代表社会融入的因素对其婚恋状况的影响较为复杂,现实中社会融入促进婚恋状况改善的作用没有发挥.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新生代流动人口婚恋状况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残疾人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残疾人大学生改善生活状况、融入社会、成为"社会人"和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在现实中,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却面临重重困境。本文从社会歧视、相关法规和残疾人大学生就业观三个方面对其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具体提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气氛,鼓励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完善按比例就业细则;启发残疾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激励其自主创业的对策建议,以期对促进残疾人大学生就业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是现代社会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有效途径。文章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地区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可将我国内地31个省市分为三大类,各类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地区生产总值、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差异以及地区间的残疾人受教育水平不同是影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地区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罕见病群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庞大的社会群体。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以提高患者的药物可及性,改善其生存状况等。而到目前为止,我国依然没有罕见病的官方定义和相关法律法规。2012年,青岛市首开先河,建立了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明确将罕见病纳入其覆盖范围之内,其基本上建立了罕见病医疗保障制度。本文将对青岛罕见病医疗保障制度的相关内容、特点、实施情况、发展方向等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完善青岛市罕见病医疗保障制度,促进我国罕见病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个体就业对促进中国残疾人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中国残疾人个体就业政策是影响残疾人个体就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其政策却存在扶持范围过窄、准入条件太高等问题。因此,必须完善中国残疾人个体就业政策以促进中国残疾人就业。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残联网站的数据为出发点,对中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促进中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残疾人两大就业方式面临巨大挑战:详细地分析了非正规就业的特点和残疾人群体的特殊性,指出非正规就业是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有效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残疾人非正规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