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篇
农业经济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中国农经学会农业区划、农业计划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8月15日至19日在吉林市召开。207位与会同志对农业区划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向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现将学术讨论会提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初。列宁比较集中地剖析了农村由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由小商品经济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规律和特征。尽管已经时隔半个多世纪,然而列宁所揭示的这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对我国现阶段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农村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的进步性和特殊性列宁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俄国农村作了这样的估计:“现代俄国农民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是商品经济。甚至在中部农业地带(这个地带与东南边疆地区或各工业省相比,在  相似文献   
3.
略论日本土地的转移和集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农业区划既是一门系统的综合性的科学,又是一门为农业现代化服务的实际工作。 自1980年全国第二次农业区划工作会议以来,各省、市、自治区绝大部分县、市都先后开展了农业区划工作,程度不同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宏观决策水平。目前的问题是,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实践,相当严重地影响着区划实践和区划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这里,我们仅对  相似文献   
5.
农业区划也和其它任何学科一样,都是生产和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它既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科学研究,又是一项为当前服务的实际工作。它的提出与实践始终是和我国农业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它的存在和发展同样需要服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向也同样应受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制约。我们认为,这是在研究农业区划工作中,应该首先明确的问题。如果离开这个基本前提,就会无所遵循或无的放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