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文章从企业的实际投资不足、金融业发展滞后、民间投资不振、物价长期负增长等六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投资需求不足的现状 ,揭示了其深层次根源。  相似文献   
2.
一、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体系的层次结构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资本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并对推动经济改革、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发达国家成熟的资本市场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层次结构上仍然处于不完善的状态,呈现出层次结构残缺不全、特别是区域性层次的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繁荣态势资本市场的经济增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便于分析,笔者假定:(1)经济中只有资本市场发生变化并与消费需求发生联系,其他任何因素都不变。(2)资本市场分为两类:一类是繁荣态势资本市场,表现为运行态势平稳,秩序良好,交投活跃,资产价格持续上升,投资回报丰厚,市场规模扩大等;另一类是萧条态势资本市场,表现为波动剧烈,秩序混乱,人气不旺,资产价格持续下跌,投资回报率低,市场规模萎缩等。一般来说,一个经济变量的变动如果使消费需求趋于扩张,会引导经济活动增加总供给,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正效应;反之则相反。因此我们可以从理论上认为消费需求变动和经济增长效应变动是同方向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我国证券市场结构为对象,参照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结构特征,从宏观层面对影响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几个关键的结构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整战略。  相似文献   
5.
6.
梅声洪 《经济师》2005,(1):26-27,67
萧条态势资本市场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发生作用,引起消费需求萎缩,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效应。如果要改变资本市场的萧条态势,扩大消费需求,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目的,就必须努力营造宏观经济的良好局面、积极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塑造充满活力的微观经济主体、加强市场监管、消除资金入市障碍、不断扩大资本市场规模、保持市场平稳发展等,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和全方位的措施尽快扭转资本市场萧条抑制的局面,着力培育繁荣态势的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7.
梅声洪  梁涛 《新金融》2016,(4):33-37
次贷危机的发生提高了人们对宏观审慎监管问题的关注程度,人们开始反思只强调微观审慎监管,忽视宏观审慎监管对金融消费者的影响。实际上宏观审慎监管对金融消费保护具有重要影响:减少金融体系顺周期性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损害;控制金融机构的共同风险暴露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侵犯;控制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跨市场、跨行业风险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侵犯以及预警与化解系统性风险,从而避免金融消费者权益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文章探讨了我国宏观审慎监管存在的不足,对我国如何健全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信用衍生工具在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但是,目前在我国发展信用衍生工具交易,帮助银行降低信用风险,存在着监管困难、引发新风险和信息不对称等制约因素。应该遵循“大胆探索,稳步发展;提高质量,加强内控;积极引导,强化监管”的方针,推动信用衍生工具交易发展,促进商业银行不断分散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