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5篇
贸易经济   2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在金融体制改革大潮中重新恢复组建的交通银行,是一家真正按照商业银行模式组建起来的新型银行雏型,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次大胆尝试,是对建立我国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专业银行为主体的新金融体制的完善。交通银行做为全国性的综合性银行,它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经人民银行总行统一安排,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建立起来的。在全国大中城市设立  相似文献   
2.
汤枫 《经济师》2000,(3):53-55
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 2 0年历史的回顾 ,探索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思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在理论上突破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对金融理论的禁锢 ,探索总结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金融理论。 2 0年金融改革历程基本可分为四个阶段 ,即中央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业务分设阶段 ;金融业迅猛发展阶段 ;金融改革整顿阶段 ;金融立法阶段。针对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 ,作为我国中央银行的人民银行还面临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以适应金融改革的需要和时代赋予的重任。通过参加金融改革实践 ,作者认为人民银行需在体制管理上、机构建设上、组织结算上、指标考核上和干部队伍建设上深入改革 ,强化中央银行职能 ,发挥中央银行控制和调节宏观经济的作用 ,以保持我国经济和金融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加强信贷管理,防止贷款风险,是当前银行值得引起普遍重视的问题,对信贷资产能否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直接关系到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为了有效地使用好信贷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转化死滞为活资金,遏止新的风险贷款发生,我们认为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相似文献   
4.
汤枫 《经济问题》1991,(11):65-67
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在我国以人民银行为核心,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格局已初步形成。这种格局基本上适应了我国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作为中央银行的人民银行,未能充分发挥国家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发行的银行的作用,致使国民经济一度出现了通货膨胀,货币贬值,金融秩序混乱,社会资金流通不畅等严重问题。所以,强化人民银行的宏观调控作用,是今后一段时期内金融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5.
1988年外贸切块承包后,启东县外贸收购额达到了1.7亿元,比1987年增长了68.3%,高于工农业总产值的发展速度。全县外贸出口渠道拓宽。过去,启东县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农副产品,工业品出口比重只占总额的20%。现在,工业品出口额已占出口总额的70%左右,但是,由于外贸切块承包还刚刚起步,在与旧体制的磨擦和冲突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遇到了一些新的矛盾,抑制了出口创汇企业的积极性。这些矛盾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销与外销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7.
汤枫 《经济师》2000,(11):93-94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发展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 ,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难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 ,金融业如何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势必成为经济工作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一、充分认识金融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促进中小企业健康运行近几年 ,国际上企业兼并、扩张活动不断发生 ,传统的经济理论也证言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大企业战胜小企业。但是 ,90年代以来 ,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非但没有萎缩 ,而是异常活跃。在我国 ,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据有关资料表明 ,全国中小企业户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