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关于企业法人关于法人的概念,法学界主要存在四种观点:一种观点如民法通则中表述的:“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第二种观点认为,法人是相对于自然人而言的另一种民事权利主体,具体是指拥有自主经营的财产,并能独立地享有民事权利与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体。①第三种观点认为,法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用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权利、承担义务的权利主体。②第四种观点认为,法人是经国家法定程序核准,拥有必要的独立财产,设有一定的组织机构…  相似文献   
2.
国有股减持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必须严密论证,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笔者认为,在这一问题上,借鉴国外已有的做法是非常必要的。 国外的国有股减持通常是作为国有企业股份化、民营化改造过程的一个阶段而发生的,它是国企改制的重要步骤之一。在20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有企业建立的原因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汪异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然而收效甚微。时至今日国有经济已到了危机的边缘。1996年第一季度国有企业亏损首次超过盈利,也就是说,国有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不能赚钱,而且还消耗了...  相似文献   
4.
5.
国有股减持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异明 《中国改革》2001,(10):43-44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经济2001年以其高增长率独步全球,发展前景为世界各国普遍看好的背景下,我国股市自去年以来却展示了一幅与宏观基本面完全背离的图象,其背后的原因是极为耐人寻味的,我认为,对新世纪我国股市功能重新定位的不明确性,与此相关的思想认识、体制和政策的不适应性以及由证券市场种种问题引发的信心危机等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了市场的剧烈动荡。本主要从股市功能转换的角度历史地、客观地分析评价我国的评券市场。  相似文献   
7.
8.
9.
10.
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18年,改革的成就举世瞩目。然而对传统国有经济体制的改革,却进展缓慢,成效不甚明显。时至今日,国有经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突出表现为国企亏损面广,亏损额大,亏损地区增加,亏损企业职工人数增多。相当一批国有企业处于资产负债率高、经济效益差、包袱沉重的困境,其竞争实力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环境明显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