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8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我国地方政府改革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我国的市场经济以政府推动型为重要特点,这就对我国地方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政府必须更新观念,在辖区竞争中增加沟通与协作,从而构成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推进我国地方政府改革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
<正>这次对各层级驻京办的不同处理,释放了中央有关下一步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些思路信息。未来改革的设想可能是财权分中央、省、县(市)三级。将来中央对口的是省  相似文献   
3.
“人才优先”的指导方针,确讧了人才发展在我困经济社会发展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当代人才发展思想的重大创新,也是一个带有时代性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4.
“十五”期间 上海人才国际化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新世纪的发展目标是要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必须要有国际化的人才作支撑.因此,如何实现上海人才的国际化,将是上海经济国际化的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5.
“经理革命”与企业家人才资源开发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努力建设一支职业化、市场化的高素质企业经营者队伍,强化企业家人才资源的开发,是上海改革、开放、发展的现实要求。上海的人才资源相对于全国来说,既有优势,也有挑战,主要反映在企业经营者的人才资源上。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企业改革已经进入制度创新的阶段,公司制的建立。企业资本结构的多元沁,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必然带来一场“经理革命”,形成以以营管理为职业的现代企业家阶层。笔者认为,对经营者职业化,必须形成五个机制。  相似文献   
7.
上海第一次“经济大发展”和“人才高潮”出现在对世纪30年代,那时上海已经崛起成为中国乃至远东最大的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制造业中心。这次经济大发展是有一大批以西万金融家、贸易经纪人、企业家及数以万计的能工巧匠为代表的高素质的人才群体所支撑的。上海第二次“经济大发展”和“人才高潮”出现在建国以后,上海的第二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基地和综合性的中心城市。上海城市的综合实力居全国50个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之首D工业生产的大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大量增加。上海第三次“经济大…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仍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我国地方政府还是主导型角色。一方面,市场有缺陷,需要政府干预;另一方面,政府主导型角色对市场的培育与健全很不利。本文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地方政府与企业关系以及地方政府面对WTO游戏规则这三维角度,探讨我国地方政府在新形势下自身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9.
一、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人才工作 这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因为:(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同时也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人才工作的指导方针。(2)人才是先进生产力中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抓住世界新一轮发展机遇,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面向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提出了一系列人才发展的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