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4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厂是一个转产的乡镇企业,在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构筑了企业的各项基础,完善了必需的生产经营条件。工厂占地面积3880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820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达2160万元。主要生产设备有DXL整机装配流水线2条及曲轴箱加工生产线和曲轴连杆加工生产线;  相似文献   
2.
以上海浦东开放开发为龙头、以中国当代最大工程项目──三峡工程的正式动工为契机。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开发和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将是本世纪末和21世纪前期中国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的最大影响因素。继中国东部临海宁沪城市集聚带、京津唐城市集聚带、沈大城市集聚带和广深城市集聚带后、长江经济带中段武汉──黄石──九江城市集聚带的形成和发展将是对世纪中期前中国内陆地区城市化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武汉市作为中国中部最大城市、其在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在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必须重视和加以…  相似文献   
3.
我厂是一个转产的乡镇企业,早期名不见经传,经过多年的奋斗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由于企业形象宣传不够,故社会知名度还不够高。有鉴于此,我厂广交新闻界的朋友,特别是加强了与《城市技术监督》杂志社和《中国质量报》重庆记者站的联系,在这些新闻界朋友的积极帮助下,逐步做到广播中有声、电视里有像、报刊上有文,才逐步使我们从埋头生产向抬头宣传过渡;从单纯宣传产品向宣传企业、树立CI形象转变;  相似文献   
4.
涂建华 《大陆桥视野》2011,(4):84-84,86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施工各个环节都要加以严格的控制,以确保工程质量.本文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全过程出发,分别从原材料、配合比到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及成型等方面着手,结合笔者工作的实际经验,简要阐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并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预算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建立预算考评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在企业预算管理的实践中,预算考评体系被称为预算管理工作的生命线。因此,建立合理的预算考评指标体系尤为必要。预算的编制仅仅是预算管理的开始,为发挥预算的作用、体现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必须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跟踪、分析和考核。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一个带倾向性的观点是:毛泽东对人口问题形成了一些观点,但他各个时期的观点是摇摆不定的,未形成科学的体系.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毛泽东从解放前夕开始就对人口问题有较多的思考,且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就是辩证的人口观.  相似文献   
7.
一是继续推行部门预算,扩大部门预算试点范围。将部门预算试点单位从2个扩大到10个,按照公开、细化的原则核定预算,统一安排预算内外资金,并严格按照规定执行预算,为全面实施部门综合预算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五峰柴埠溪旅游资源的特色,探讨了当地利用优美自然生态环境和高品位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提出了五峰柴埠溪旅游扶贫开发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简述了公路软土地基的发展历程,随后重点分析了现阶段应用软地基处理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性。最后结合实际工程中的软地基加固处理技术的应用情况,指出在对软地基进行处理时,需要着重注意和加以考虑的因素。软土地基的分析过程和结果对于实际工程软地基的处理方法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按照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思路,采用到湖北省有关市(县)采取实地查勘、问卷调查和走访农户等方法,就湖北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成因、思路和对策进行实地调研。同时,有针对性分析近20年来,湖北省城镇化发展的状况,剖析湖北省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在自然资源和环境、城镇规划建设和城镇发展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依据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要求,顺应城镇发展规律,通过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确定湖北省农村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布局和市场定位,提出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的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模式和实施对策,探索一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集约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