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4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1.
社会正义问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社会正义是社会的重要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基础价值。严肃对待并切实解决中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正义问题,应从社会主义正义观、分配正义、道德正义和制度正义等方面着手。只有实现社会正义,才能实现社会的平等、自由,才能实现人们的共同理想,才能真正能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
熊振均 《中外企业家》2012,(10):136+178
教育必须立足于四个方面:一是学知;二是学做;三是学会自我发展;四是学会与人相处。群体生活、理性生活就是让人融入社会,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形成融入社会的能力,提高融入期待。  相似文献   
3.
现行土地产权制度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产权问题 产权的界定.产权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经济的社会化发展,各种经济权利与生产资料所有权分离而产生的经济范畴;产权是一组经济权利,这组经济权利的配置和组合就形成产权制度.产权制度经历了从原始产权制度到现代产权制度的转化.原始产权制度是单一的所有权制度,即生产资料所有权决定其他所有经济权利,生产资料所有权单一地决定经济过程的决策.产权与所有权是统一的;在现代,相当一部分经济权利已逐渐与生产资料所有权分离,最先与生产资料所有权分离的是经营权和管理权,而后分离的包含:收入分配权、支配权、转让权、使用权、剩余索取权、经营决策权、经营监督权等等.经济过程的决策不再由生产资料所有权单一决定,而是由一系列经济权利共同决定.但前提是产权制度发展的根本,所有权必须清晰.产权必须是排他的、可转让、可分割的、是永久的、而且应得到立宪保障.  相似文献   
4.
中央政府调控政策效果分析中央政府的调控政策从需求与供给两个路径展开。从需求的角度看,“国六条”中要求提高首付的比例,从20%提高到30%,这个措施意在通过提高购房门  相似文献   
5.
熊振均 《经济论坛》2008,(5):129-13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心任务是加快促进农民增收,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土地产权问题与当前农民的贫困有着直接联系和影响,本文力图通过对当前有关农民土地产权的经济效率分析着手,提出解决当前土地产权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熊振均 《经济论坛》2007,(18):121-123
邓小平曾经指出,中国的农业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进程需要两个飞跃。一是家庭承包制,二是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他认为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将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当今的中国农业实现了第一个飞跃,农业生产跃上了新的台阶,改变了中国及世界的粮食生产格局,但由于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在越来越零散的土地上创造财富的能力已经被最大程度地挖掘,农业的第二次飞跃即农业的规模经营,显得越来越迫切,  相似文献   
7.
熊振均 《改革与战略》2007,23(9):124-128
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很多经济和社会问题.单纯依靠一国政府的力量无法形成对其的有效监管,对跨国公司投资行为的有效监管必然建立在国际合作的基础上.但国际社会在二元结构下对跨国公司投资行为进行统一监管的努力,迄今为止尚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本文从分析跨国公司投资监管机制的现状和问题着手,阐述了从二元结构下监管走向三元结构下全球治理的必然性,并试图建构一个跨国公司全球治理机制,以解决或者缓解跨国公司投资监管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土地的效率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工具,通过分析我国现行土地使用的经济效率,找出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提出解决土地利用效率低的市场化思路。以探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如何解决农民贫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